三月,涼氣逐漸消散,習習的春風中又飄起了菠蘿的香氣~

從前沿街叫賣的菠蘿,是許多人的青春記憶。爽口的果肉、香甜濃郁的汁液,邊走邊喫,足以消磨一整個下午的疲憊,只是如今要想喫到真正鮮美又甘甜的菠蘿並不容易。

而此刻雲南屏邊縣的深山處,甜香撲鼻的香水小菠正掛滿山頭,提起這裏,無任何工業產區,土質營養豐富,純淨無污染是它的代名詞.

有的是藍天、白雲、清風、還有山野間延綿起伏的“菠蘿海”,是世上不可多得的生態淨土。

因此即使是相鄰鄉縣種的果蔬,通常口感也不及這裏。因此儘管這兒地處偏遠,菠蘿卻也因爲質量價美聲名遠播,真是“酒香不怕巷子深”。

而與這些美好相對的,是一些貧困戶們面臨着諸多困難,看天喫飯的他們總是比大部分人更爲自己的生計而擔憂和不安。

我們不願貧困農戶面臨窘境,因此在致電確認當地情況後,我們團隊趕赴當地,重點幫扶那些家境貧困、勤勞耕作的農民們。

雖然大家在來之前已經在心裏打了預防針,但親眼所見的還是超出了預期。

沒到過雲南屏邊,不知道山有多大。坑坑窪窪,不是河道就是山路,有時還可能會遇到危險的塌方路。

儘管這裏的所有人都在用盡全力改善,但受限自然地形,山裏的人想要出去,外面的人想要進山,都充滿着艱險。

知道了我們的來意後,當地的村民帶我們到菠蘿地去了解具體情況,順着只夠一人通過的山間小路走到山谷,再跨過河,就是種植菠蘿的山頭了。

一路奔波跋山涉水,已十分睏乏,好在這裏山清水秀,空氣中瀰漫着菠蘿的香味,讓人頓感清爽,心曠神怡。

只見成片成片的菠蘿田,黃燦燦的菠蘿掛在葉芯,預示着今年的高產量。我們知道,那一顆顆黃色的希望,就藏在這一片豐美的土地裏。

在這依山傍水、人傑地靈的村子,農民們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辛勤勞作,但卻由於交通、信息等閉塞的原因,一些人被戴上了貧困的帽子。如此美味的菠蘿,很多城裏人們卻難以覓得。

這位叫羅美芬的大姐就是一個縮影,大姐是扶貧建檔立卡戶,之前那些年,爲了照顧年邁的老母親和生病臥牀的父親,她欠下了不少債,後來無力迴天兩位老人先後過世,她的這個小家庭變得負債累累。

如今在村幹部的幫扶下,家中種了4畝多菠蘿。然而等到菠蘿成熟時,羅大姐卻又犯了愁,她擔心自己辛辛苦苦種出來的菠蘿賣不出去,眼看着一天天的變黃,直到菠蘿開始腐爛,她怕今年收穫的這些菠蘿,將全部還給了這片土地

這意味着,辛苦一年沒什麼收入不說,還會賠不少錢,這讓本來就困難的家庭日子更加難過了。羅大姐之所以如此着急,是因爲她實在是“輸不起”。

這裏還有許多像羅大姐這樣的貧困農戶,他們堅守着這片土地辛勤勞作,皮膚被太陽照曬變得黝黑,而粗糙的手掌是他們勤勞的勳章。

見到我們,羅大姐立馬拿了一個表皮青點的菠蘿,讓我們嚐嚐她家的菠蘿味道。

羅大姐說,咱們這裏的香水小菠蘿,不像其他菠蘿,採摘下來的青果子去皮就可以喫,不過要是果皮黃點的,味道會更好一些,也給你們嚐嚐。

幾刀下去菠蘿露出淡淡的黃色果肉,能聞見香水菠蘿特有的果香味,嚐了一口味道清甜,沒有一絲酸澀感,就連菠蘿中間的芯也是脆甜的,完全沒有咬不動的感覺,這香水菠蘿果真名不虛傳。

和這裏的農戶們待在一起,我們還發現,在這裏採菠蘿是一項太不簡單的勞動——屏邊白河鎮的菠蘿田幾乎都是山地,菠蘿採摘又是一項慢活,一般一採摘就是一天時間。

菠蘿葉子上長滿了小小的刺,儘管帶着手套被刺到也是常有的事情,負重幹活壓彎了他們的腰。

有了這些還不夠,還需要一個騾子小分隊,把菠蘿從田間運到方便裝車的地方,通常需要費很大的氣力,才能沿着山路將菠蘿一步一步運出去,但勤勞善良的他們不曾抱怨,始終努力生活。

貧窮對他們來說,可能是與生俱來的,但他們從來沒有想過放棄。他們用最爲樸實的農耕方式和不的學習精神,掙扎着跟着這個新時代在成長。

如果你能和他們近距離交流,你一定能感受到這羣可親可愛的人對生活的希望與堅韌。在考察了當地的情況後,也讓我們團隊的成員們感受到自己肩上所承受的重任。

當然,耕者得尊嚴,食者得健康,幫扶的愛心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把真正安心健康好喫的菠蘿,帶給所有人。

雲南·屏邊縣處亞熱帶山區,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土質營養豐富,無任何工業產區,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成就了河口香水菠蘿果香濃郁、汁多、果甜的優點。

不用鹽水泡、不塞牙、不澀嘴,它能散發出一種像香水一樣的獨特香味,就像它的名字一樣,看到都覺得甜甜的。

拿一顆,你能聞見久違的果香,這是自然生長的果子纔會有食物初始的味道。

一口咬下去,冰糖般的果汁瞬間瀰漫整個口腔,甘冽的滋味在味蕾上層層瀰漫……是其他菠蘿無法複製的!

如此純天然的菠蘿,營養價值自然不用多說。富含蛋白質、粗纖維和有機酸外,還含有人體必需的維生素C、胡蘿蔔素、硫胺素、尼克酸等維生素,增進食慾、消化不良、利尿、通經、驅寄生蟲……

溫馨提示

請關注我!!!

樂農派

目前100000+人已關注加入我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