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36年,石敬瑭在太原稱帝,爲了鞏固自己的統治,石敬瑭不僅向契丹俯首陳臣,割讓燕雲16州,還認了小自己11歲的耶律德光爲父,此事傳來,不僅中原其他軍閥看不起,就連石敬瑭手下將領,也不恥石敬瑭作爲,馬步軍都指揮使劉知遠便說:“稱臣即可,當兒子就過分了!”。


將軍和大臣吵架,皇帝好心勸架,卻越鬧越大,龍顏大怒:夷其族


當了七年兒皇帝,石敬瑭病死,繼承他皇位的是養子石重貴,石重貴比石敬瑭硬氣,稱孫不稱臣,可惜的是,石重貴稱帝后,後晉旱、蝗、澇、飢,餓殍遍野,契丹趁機入侵,短短5年時間,石敬瑭被俘,後晉滅亡!

後晉滅亡時,劉知遠已是太原王兼任北面行營都統,雖然手握重兵,但劉知遠卻選擇忍辱負重,派使節前往契丹,表達自己願意稱臣的意願,結果使節一到契丹,便發現契丹政治混亂,回來後告訴劉知遠,契丹一定沒有能力稱霸中原,劉知遠雄心大起,公元947年登基稱帝,史稱後漢!


將軍和大臣吵架,皇帝好心勸架,卻越鬧越大,龍顏大怒:夷其族


但可惜的是劉知遠威信不足,後漢剛剛建立,代州守將王暉便投降契丹,劉知遠大怒,派大將史弘肇前去鎮壓,史弘肇一鼓作氣,拿下代州,名聲大振,後來,契丹想要攻佔上黨,劉知遠又派史弘肇前去援助,結果契丹人聽說史弘肇到來,撥轉馬頭便走,史弘肇名聲更大,趁機深入,被契丹迫降的很多地方,紛紛獻城歸順,後漢實力大振,史弘肇也被委以重任,公元948年,劉知遠駕崩,臨終之前,史弘肇成爲託孤大臣之一!


將軍和大臣吵架,皇帝好心勸架,卻越鬧越大,龍顏大怒:夷其族


史弘肇治軍極嚴,在軍中威信很高,但因爲出身低微,不太願意與文臣交往,曾對人說:“文人總是輕視我們武將,說我們是小卒子,實在可恨!”,當時主政的是蘇逢吉是文臣,史弘肇便經常與蘇逢吉過不去!

一次,王章在府中設宴,宴請大臣,作爲軍方大佬,史弘肇當然會參加,席間,衆人行酒令,史弘肇一個大老粗,並不擅長此道,內客省使閻晉卿便自高奮勇,坐在史弘肇身邊,教史弘肇,蘇逢吉見狀,便開玩笑道:“旁邊有姓閻的人,就不怕罰幾杯酒了!”,本來是一句玩笑,但史弘肇卻怒不可遏,對蘇逢吉是破口大罵!


將軍和大臣吵架,皇帝好心勸架,卻越鬧越大,龍顏大怒:夷其族


原來,史弘肇的妻子孃家是買酒的,而且出生低賤,嫁給他之前,還是個酒妓,史弘肇認爲蘇逢吉這是諷刺自己,罵的很是起勁,而蘇逢吉也沒想到,史弘肇竟然如此不給他這個宰相面子,反脣相譏,史弘肇要揍蘇逢吉,蘇逢吉落荒而逃......

當時,後漢皇帝劉承祐也就十八九歲,聽聞宰相和大將吵架,便派大臣設宴,想要調解二人矛盾,但可惜,史弘肇不太給皇帝面子,並未成功!


將軍和大臣吵架,皇帝好心勸架,卻越鬧越大,龍顏大怒:夷其族


蘇逢吉見史弘肇鐵了心跟自己過不去,是膽顫心驚,打算讓皇帝把他外放,躲避史弘肇,可轉念一想,不行呀,史弘肇手握重權,自己去了地方上,還不是任由史弘肇揉捏?哪裏還有活命的道理啊,思來想去,蘇逢吉發現自己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幹掉史弘肇!

史弘肇雖然位高權重,但討厭他的人並不少,比如說李太后,便對史弘肇厭惡至極,李太后曾有故人請求去軍中任職,結果史弘肇絲毫不給面子,不僅不用,還直接斬首了事,在不如後漢隱帝劉承祐,曾經賞賜伶官們錦袍,結果史弘肇卻扣了下來,還說:“健兒們冒酷暑,忍嚴寒,守衛邊疆,不見皇帝賞賜,這些人憑啥?”。

於是,有心人開始挑撥劉承祐和史弘肇的關係,過往的恩怨一件件數下來,劉承祐發現,好像史弘肇還真不把自己和皇族放在眼裏,劉承祐開始怨恨史弘肇,看史弘肇是越來越不順眼,後來,劉承祐的舅舅李業又多劉承祐說:“如果任由他們發展,時間長了,生了異心,甚至敢對皇帝下手!”。


將軍和大臣吵架,皇帝好心勸架,卻越鬧越大,龍顏大怒:夷其族


劉承祐畢竟年輕,被舅舅這麼一下,是心驚肉跳,晚上聽到兵器作坊打鐵的聲音,還以爲有人作亂,嚇得整夜不敢睡覺,很快便與舅舅李業合謀,如此除掉史弘肇!

一日,史弘肇奉命上朝,被幾十個武士攔住,在宮中走廊殺死,可憐一代梟雄,竟然死的如此窩囊,史弘肇被殺,劉承祐還不解氣,又將史弘肇滿門抄斬,夷其族!


將軍和大臣吵架,皇帝好心勸架,卻越鬧越大,龍顏大怒:夷其族


因爲郭威與史弘肇關係要好,史弘肇被殺時,郭威的很多親人也跟着遭殃,郭威一怒之下,起兵“清君側”,後漢大軍打敗,劉承祐被殺,李業出逃,連他的親兄弟都不敢收留他,最終在逃亡路上,被盜賊殺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