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情挺污的,给大家说说吧。大部分战斗机内部空间比较紧张,因此很难给飞行员准备一套完整的解决生理问题的方案。

  大部分飞行员选择的方式就是就地解决。

  成人版的抗荷尿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最好的选择

  其实最早的纸尿裤就是给飞行员使用的,只不过后来发现也能给婴儿使用才进入了民用市场。

  纸尿裤中的吸水材料在不断升级,最早的纸尿裤试用氯化钙进行吸水,吸水效率很低而且还伴有强烈的发热现象,导致飞行员在方便后有强烈的灼热感,影响飞行员的驾驶,后来渐渐的利用高分子吸水材料进行吸水,灼热感有所缓解。

  尿袋可以方便的解决小问题,但大问题无法解决。并且使用尿袋的时候需要拉开拉链将好兄弟掏出来放进去,如果在飞行过程中进行还是相对于比较危险的。

  美国的一架A-10攻击机就坠毁于飞行员使用尿袋。这名飞行员在A-10进行空中加油的过程中,解开了安全带掏出小兄弟使用尿袋。大家都知道A-10的空中加油过程是目前最危险的,飞行员在爽快之余的瞬贤模式下导致飞机失控,A-10的头部和飞桁式加油管发生了两次碰撞(貌似飞行员抖了两下),致使飞行员在座舱内受到撞击晕倒,最终坠机身亡。找到了残骸后根本不用查黑匣子,飞行员的好兄弟还在尿袋里面呢。

  于是有一段时间就兴起了 固定式尿袋:

  具体照片就不给大家了,自行脑补。但这种尿袋没有太流行太长时间,主要是因为飞行员的兄弟尺寸并不统一,最终尿还会泄露出来。

  无论哪种尿袋都很难解决飞行员的大问题。遇到大问题的时候飞行员通常就只好选择装在裤子里飞回来——每年都有很多案例。只不过飞行服的密封性良好并且飞行员可以戴面罩,因此这事情就不是啥太大不了的事情。很多答主说在飞机里面大号的飞行员要面对地勤人员的恐怖脸色——没有的事情。装走后清洗飞行服就ok了。只不过太干和太稀热乎乎的东西在裤裆里面感觉的酸爽感觉只有飞行员自己知道——依旧影响飞行。

  后面的案例就解决了大部分问题:

  AMED装置是一个飞行服附件,长相是很像卫生巾的一套系统。

  飞行的过程中,这套装置紧贴着飞行员的腚沟子,另外的导管接通到飞机的处理系统中,如果有大号的情况下飞行员可以选择抽吸清洗功能,在最快时间内将废物驱离身体。只要飞行员能顺利的拉出来这套装置都能顺利的清理干净。

  有些战机还有专门的废物排放通道。例如A-7海盗式攻击机:

  蓝圈部位就是位于驾驶舱右侧的污物排放口,可以及时的将飞行员生理废物排放出战机。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