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藍水淨惠澤百姓

藍天是美麗蘭州的背景

藍天成了蘭州天氣新常態

天藍水淨惠澤百姓

榆中定遠天藍藍

天藍水淨惠澤百姓

鋼結構施工

天藍水淨惠澤百姓

水天一色

天藍水淨惠澤百姓

藍天下的皋蘭文廟

天藍水淨惠澤百姓

高大的鋼結構水處理車間

“人民羣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我們矢志不渝的價值追求,必須堅持把確保羣衆長期呼吸到新鮮空氣、長期穩定喝上乾淨水作爲重大民生工程,在抓好大氣污染治理的同時,千方百計抓好蘭州第二水源地建設,讓蘭州人民享受到天藍水淨的美好生活。”這是省委省政府對蘭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也是蘭州市委市政府對全市360萬市民的莊嚴承諾。近年來,我市圍繞“藍天碧水”實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蘭州市水源地項目和大氣污染綜合防治就是其中最爲重要的工程。這兩項工程的實施,讓蘭州人的生活質量得到了有效提高,生活幸福指數在不斷上升。

一步一個腳印走出艱辛治污之路

2015年巴黎氣候大會,蘭州作爲全國唯一的非低碳試點城市應邀參會並榮獲“今日變革進步獎”。這是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的結果,這是市委市政府真抓實幹的結果,更是全市上下全民治污的結果。

2016年6月7日,蘭州受邀參加第二屆中美氣候領導峯會,與此同時在素有“世界十字路口”之稱的美國紐約時報廣場上,滾動播放“碳達峯蘭州在行動”宣傳片,展現蘭州在綠色低碳發展方面的探索和經驗。這是繼2015年巴黎氣候大會,蘭州作爲全國唯一的非低碳試點城市應邀參會並榮獲“今日變革進步獎”之後,再次站在世界的東方向全球發出綠色發展的最強音。

今年截至11月14日,我市空氣質量新標達標天數234天,達標率73.35%;重度以上污染天氣6天,同比增加3天且均爲外來沙塵天氣所致,未發生人爲因素導致的重度以上污染天氣;前10個月月度排名穩定退出全國重污染十大城市行列。

這些指標的背後,是蘭州近幾年來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艱辛治污之路。

指令就是命令 萬人保衛藍天

“指令就是命令,指令不撤,人不撤”。受靜穩天氣和外來輸入性沙塵影響,11月8日,我市迎來入冬後大氣污染防治的第一次大考,多個空氣質量監測點位的AQI指數居高不下。蘭州市大氣污染應急指揮部決定自11月10日零時起,在市區及周邊重點控制區域啓動大氣污染橙色預警。

11月10日凌晨4時50分,西固區福利路社區頂好菜市場的一家大餅店早早亮起了燈,老闆爲一天的生意忙碌起來了,生火、和麪一切都按部就班。“入冬後,社區工作人員每天比我到的還早,常常是我還沒開門,他們已經守在店門口。看着他們這麼辛苦,我哪好意思用有煙煤。”這家店鋪的老闆說。

11月10日21時45分,西固區西固城街道蘭棉廠社區辦公室裏燈火通明。“5個網格員全部出去巡查了,我留下值守,接聽緊急電話和調度指令。”街道工作人員顏順魯說。

11月10日23時33分,蘭州地區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指揮部辦公室駐西固區督查組結束重點污染企業和施工工地巡查後,又奔赴西固區三維數字中心,遠程調取新城鎮政府院內監控,抽查冬防值班人員在崗情況。

……

當夜色漸濃,當寒風更緊,當你還沉浸在甜美的夢鄉中,有一大羣“冬防人”默默地堅守在工作崗位上,穿梭在蘭州的大街小巷查污堵漏,在重點防控單位監測排查數據,在各大建設工地抑制二次揚塵。不算市委、市政府及相關部門主要領導,粗略估計,我市有幾萬名縣區以下的基層工作人員奮戰在大氣污染綜合治理一線。

“我突然知道了蘭州市第一聲鳥叫是什麼樣的。”這是曾從事過冬防工作的一名督查員說過的話。

頂層設計科學治污

爲了打好蘭州地區大氣污染治理整體戰攻堅戰,2012年1月,市委市政府決定成立蘭州地區大氣污染綜合治理領導小組和指揮部。進入“冬防”期間,每週定期召開全市“冬防”調度會,協調解決“冬防”過程中遇到的具體問題。

減排、壓煤、除塵、控車、增容、立法、嚴管、問效等八大措施由分管部門直接執行,按照責任分工,小組成員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及時研究和協調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自覺做到認識到位、組織到位、責任到位、落實到位,確保大氣污染治理各項工作有序有力推進。

爲提高大氣污染治理的科學性,蘭州積極尋求高層次智力和技術支持,與中國環科院合作開展了蘭州污染成因及防治對策研究和大氣污染治理“院士行”等活動,聘請全國知名專家爲污染治理把脈會診,開展頂層設計,最終形成了《蘭州市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工作方案(2013-2017年度)》,確定了“以人爲本、科學治污”的工作思路,制定了“1+5”的綜合治理規劃。經過一場場硬仗,蘭州終於把過去那些停留在紙上的措施變成行動、落到實處,把治污藍圖變成藍天白雲!

措施給力治污顯成效

2012年4月,蘭州市召開城區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整體戰攻堅戰誓師大會,提出“一年全面攻堅,兩年初見成效,三年明顯改善”的治污規劃。隨着各項治污措施的持續給力,近年來城區107戶工業企業相繼完成出城入園,城區1901臺燃煤鍋爐實施熱電聯產併網和煤改氣,對三大電廠等210家高排放企業進行深度治理,對6000多家餐飲企業進行清潔能源改造,每年削減二氧化碳479萬噸,減少工業動力用煤135萬噸,污染物排放量下降60%以上。

強力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輛,僅2014年就淘汰6.4萬輛,2015年累計淘汰老舊車、營運黃標車18971輛;並啓動了新能源汽車推廣示範工作,今年將新增5000輛新能源汽車;實施了機動車長年尾號限行,省、市單位錯時上下班,緩解交通壓力,禁止黃標車、重型柴油車進入城區,城區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日均濃度下降了22.73%和9.53%。

堅持分類施策,對市區工程建設要求施工現場圍擋、工地物料堆放覆蓋、施工現場路面硬化、駛出工地車輛沖洗、拆遷工地溼法作業、渣土運輸車輛密閉等6個100%;對全市281個重點揚塵工地實行執法隊員、環保員、網格員、施工管理員“四員現場管理”;對主次幹道實行地毯式吸塵、人機結合清洗、機械化洗掃、精細化保潔、調度灑水“五位一體”道路控塵措施,城市道路機械化清掃率由過去的30%提高到現在的87%。

同時,大力實施生態增容工程,建成了南北兩山58萬畝生態環境綠化工程,每年涵養水源接近4000萬立方米,固碳量75萬噸、釋氧量73萬噸、滯塵量75萬噸、固土量278萬噸、減少黃河泥沙量61萬噸,被評爲“全國生態文化示範基地”。

2015年,城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252天,比2013年增加59天,PM10、PM2.5年均濃度分別下降21.6%和22.4%。“蘭州藍”成爲城市的新名片。

2016年,我市將通過實施冬防特別管控措施,確保年度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AQI)達到69.4%(254天)以上,不發生人爲因素引發的重度以上污染天氣;城區PM10、PM2.5兩項污染物年均濃度分別控制在114μg/m3、50μg/m3之內,SO2、NO2、CO、O3等四項污染物年均濃度基本保持穩定;月度排名及2016年度總排名穩定退出全國十大污染城市行列,讓廣大市民看到更多的藍天白雲、呼吸更加潔淨的空氣、享受更多的“環境紅利”。

未來,蘭州將更加註重發展理念創新,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各方面和全過程,推動蘭州從傳統的老工業基地向綠色、清潔、低碳的現代新興產業基地轉變,努力打造綠色低碳的“山水之城、宜居之城、活力之城”。

淨水廠建設精益求精

11月10日,當記者再次踏進彭家坪淨水廠時,辦公區的建築物已經拔地而起。廠區西南角的2號水處理間混凝土施工基本完工,鋼結構完成90%;廠區東北中部的1號和2號清水池主體已完工,3號和4號清水池正在進行鋼筋綁紮及模板支撐。彭家坪淨水廠項目安質部部長郭偉向記者介紹說,每個清水池都要分成6塊,每塊再進行3條厚膠帶鋪設;廠區東南的1號水處理間及UV消毒間框架結構也已完成。放眼望去,整個廠區各個工作面建築物錯落有致,市民翹首以盼的新水源淨水廠主體完工指日可待。

“整個項目80%構築物以清水牆爲主,這就需要混凝土連續澆築,再經過加固、封堵,以防止池體發生滲漏現象。”郭偉說。在樣品展示區域內,三塊分別用混凝土、模板、腳手架製作及固定的清水牆樣板引起記者的注意。“樣板就是標準,在整個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必須時刻嚴要求,管理人員必須嚴把關,每一道工序必須精益求精。”

隨後,記者走進蘆家坪淨水廠,淨水廠佔地面積8.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82萬平方米,主要包括淨水車間、清水池及其他供水配套設施、泥渣回收處理系統、綜合辦公樓四部分。水池區域內主體基本完工,正在進行回填,綜合樓、機修倉庫主體結構已完成;淨水車間主體完成90%;3、4、5地塊主體也已完成35%。

劉家峽水源流經此廠區經過處理後可向西固、安寧及蘭州新區提供25萬立方的水量。

水源地建設讓夢想照進現實

衆所周知,蘭州作爲省會城市,現有供水系統始建於上世紀五十年代。供水水源以黃河地表水爲主,水源結構單一,是全國唯一沒有第二水源的省會城市,且取水口上游及周邊分佈有數十家工業企業,水源地污染隱患一直是城區供水安全的主要問題和突出矛盾。

徹底解決城市供水問題已經成爲事關蘭州市城市發展和市民身體健康的重大民生問題,近年來,省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專家學者多次提案要求解決。早在2013年5月,蘭州市委市政府就與水利部綜合事業局簽訂了《關於根本改善城市供水結構加快蘭州水生態文明建設戰略合作協議》,2013年9月委託北京中水新華國際工程諮詢有限公司承擔並編制完成了《蘭州市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綜合規劃》,2013年12月在北京通過了由水利部綜合事業局、水資源司、政策法規司、國科司等相關專家參加的技術評審會,2014年3月14日一致通過蘭州市政府審查驗收。規劃針對蘭州市供水水源單一、生態供水保障程度低等問題,提出了建設劉家峽至蘭州引水工程的工程佈局方案。

蘭州水源地建設項目將劉家峽水庫作爲引水水源地,向蘭州市供水。工程包括取水口、輸水隧洞主洞、分水井、蘆家坪輸水支線、彭家坪輸水支線及其調流調壓站、蘆家坪水廠和彭家坪水廠及水廠至管網輸水管線等全部內容。工程總投資約66億元,涉及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族自治縣、永靖縣和蘭州市。

2015年8月20日,蘭州水源地建設項目鳴炮動工。在這項惠民工程中,不僅引進前瞻的科技設備,領先的技術應用,而且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一路綠燈,將水源地項目打造成爲“優質工程、安全工程、智慧工程”的同時,以造福百姓爲初心,力爭確保蘭州市民早日喝到安全、乾淨的新水源。

首席記者甄燕紅記者李莉杜志超/文首席記者馬軍/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