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协同育人机制创新

名师名家名医价值引领

按:

我校于2015年7月开始实施“跨界协同育人共同体——服务学生成长导师团”项目。遵循“跨专业、跨学科、跨学院、跨学校、跨行业、跨领域”的“跨界”原则,“导师团”由专业课教师、科研人员、临床医护人员、管理服务人员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辅导员)和社会精英等组成。该项目共组建35个团队,每个团队成员为7-10名,由一位“名师”“名家”或“名医”担任团长,旨在通过发挥“名师”“名家”和“名医”的积极引领作用,破解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难题。为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校报特辟专栏,展示该项目开展以来取得的成果,包括案例和师生体会等,以飨读者。

康复医学院“润泽”导师团注重以学生需求为本,通过前期调研并结合调研结果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力求做到所举办的活动是学生需要的,从而切实达到帮助学生的效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调研先行

活动开展前,“润泽”导师团组织学生就“活动的内容”“活动的开展形式”等进行讨论,并对学生的需求进行梳理。经调查分析发现,学生的需求主要集中于更多地了解康复技术的应用、康复专业的发展前景以及康复专业学生的就业去向等。针对此情况,导师团团长詹红生为学生讲述自己从医的历程和学习医学所得的经验,导师团还邀请康复医学院相关师生为大家解读考研的各类问题,让大家对未来的道路有更明确的规划,并提早做好对应的准备。

名师面对面

詹红生在活动中向学生们分享了自己在行医路上积累的经验与收获。詹红生说,在最初学习医学知识时,其对知识的理解也并不充分,未与实践相结合,只是一味地背诵知识点,学习效果很不理想。他告诉学生们这种学习方式是不可取的,是浮于表面的,对于准确地理解知识不会有很大的帮助;只有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对医学知识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才会有自己独到的收获,也更能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一名良医必然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与关爱病人的仁心,缺少医德的医生即使有“术”也没有“魂”。詹红生结合自身的经历与学生探讨何为医德,他自开始行医起,就把最大程度地为病人考虑、力求为病人提供最好的服务视作医德的重要表现。关于医患关系的处理,詹红生认为做医生首先要学会理解病人,要有一个正确的立足点,才能树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在与学生分享的过程中,詹红生并没有刻意强调学生应该怎样对待病人,却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传递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的方式。交流过程中,詹红生流露出的对病人的关心和用心让在场学生深受感染,这样的言传身教也激励着学生向医德高尚、关爱病人的好医生看齐。

“润泽”导师团还组织学生对詹红生进行了采访,学生向詹红生询问了许多学业上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关于理论学习的问题。詹红生告诫学生,现在的所学都是为了日后的临床应用,不要为了考试而学习,要学会将所学的知识与具体的临床个案联系起来,一方面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另一方面也可激发科研灵感,促使自己通过开展科研活动尝试解决某些临床难题。参与采访活动的学生徐曙天深有感触,他说:“对于中医学子来说,专业学习的任务是相当繁重的,但这并不能成为拖延和懒惰的借口。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疗工作者,我们需要有足够的毅力与耐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才能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得心应手。”

康复治疗师的分享

“润泽”导师团所服务的学生大部分处于三年级,即将前往临床实习,对这些学生而言,他们亟需获取康复治疗师的临床经验,如康复治疗师在临床上经常会面临什么问题、要做好哪些关键工作、要掌握哪些必要技能等。根据学生的需求,“润泽”导师团邀请了一位康复治疗师为学生开展相应的讲座。治疗师为学生讲述了自身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常见疾病的处理方法以及最大的收获。听完讲座,学生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认为治疗师所提的建议非常具有指导性和针对性,对以后的个人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