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雪丽

薛家苦留在贾府,也是为了给薛宝钗一个平台,若是冷清在薛家,那自然是衣食不愁,可如何见元春省亲的场景,如何看见这泼天的富贵,任是无情也动人的薛宝钗,对着这桂殿兰宫妃子家,有没有一点惆怅?

她是按秀女的标准培养的,一身的才情容貌,无处可落,如今见了她的偶像,就在眼前,满眼的富贵风流,她是个观众,元春在台上,那是她的偶像。隔了人群相望,她不过是个小姑娘,在元春眼中,姣花软玉一般的俏姑娘,终是一个观众。

以才德入宫的元春,让嫂子妹妹们做诗,一展才情,以记今朝。而给兄弟宝玉做四首,最重的还是宝玉,那是贾府的未来和希望,是元春的牵挂。

宝玉在这样的场景里,就是一个听话的好宝宝,苦思冥想,就如贾母所言,若是不懂礼不守礼,也要打死的。宝玉的淘气,也只在后宅里,到了这场景,他还是礼出大家的贵公子。

上来一句“绿玉春犹卷”,就让薛宝钗看出了问题,薛宝钗才是有心的人,这样的场景里,头脑一流的清醒,没有被富贵迷了眼,还在用脑子琢磨贵人的喜好与忌讳。不能讨好也不能犯忌,这姑娘倒是担得起薛家的重担,若要进了宫,纵不能出人头地,保自己一个安全,还是能够。

马上提点宝玉,她在这个场景里,最关注的其实还是宝玉,看宝玉有没有犯错,可以理解为一个表姐的善意,也可以认为接触宝玉的一个机会。总之又细致又大胆,她提醒他,贵人不喜绿香,忌的是一个玉字。

于是改了“绿蜡春犹卷”,薛宝钗之才情,远在宝玉之上,而心思之敏捷,更是宝玉不及,宝玉何德,金玉良缘,还是终身误。

薛宝钗说了这话,就悄然退开,不打扰宝玉,到是知进退,识分寸。薛宝钗行事,无论在什么场合,都懂一个分寸之妙,不过不及,恰在一个好处。

宝玉说她是他的一字之师,这一个字,却是多么重要的一个字,薛宝钗真真是才情与智慧的组合。

【作者简介】韩雪丽,石家庄人,热爱诗歌,有作品发表在《写乎》《作家荟》《长江诗歌》等刊物。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