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未來十年,區塊鏈會發生哪些變革?

火星財經(微信:hxcj24h)報道,9月11日,第四屆區塊鏈全球峯會在上海舉行,比特大陸首席執行官兼聯合創始人吳忌寒發表了主題爲“未來十年的區塊鏈技術發展主線”的演講。

他表示,區塊鏈技術在未來十年的發展將延循7條主線:1.隱私性和安全性的矛盾;2.區塊鏈技術的中立性問題;3.區塊鏈的性能擴展問題;4.擴展區塊鏈技術應用場景的專門技術;5.區塊鏈上密碼學算法的安全性;6.區塊鏈身份問題;7.智能合約更強大,降低開發難度。

吳忌寒同時強調,人工智能程序算法非常適合放在區塊鏈上,“人工智能+區塊鏈”將是接下來的重要發展方向。

以下演講內容由火星財經(微信:hxcj24h)整理,未經本人確認: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未來十年區塊鏈有哪些重要的技術課題,會對區塊鏈的長期發展和整個生態構建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1.隱私性和安全性的矛盾。

最早的UTXO模型和賬戶模型在系統安全性方面有明顯優勢,但是隱私性不高,因爲所有的鏈上交易可以被觀察到。金融的隱私性值得每一個人關心。基於這種隱私性的需求,業界出現了很多算法,像ZK-snark,它能夠更好地保護區塊鏈使用者的隱私,但整個算法的複雜性升級非常高,在極端情況下系統也有很大的安全風險,貨幣可能被無限增發。未來十年區塊鏈肯定會在矛盾中往前發展,如果隱私性和安全性是一個權衡的曲線,有的區塊鏈可以把曲線外推到最爲理想的位置,超越其他的區塊鏈技術。非常期待有一些理論框架的突破,能夠解決這種矛盾。

2.區塊鏈技術的中立性問題。

區塊鏈未來十年最主要的應用就是和金融場景相關。區塊鏈技術涉及監管、法律,有非常複雜的立法問題需要研究。金融網絡本身是沒有國界的,但參與者是有國界的,這裏面的問題值得業界長期探討和研究。區塊鏈技術本身的中立性是很難破的,因爲區塊鏈是自由的,如果受到監管的區塊鏈,很難繼續保持中立性。我相信一箇中立的區塊鏈也有監管系統,參考的技術是互聯網,互聯網監管也是中立的,但是互聯網之上的從業者會受到監管。

3.區塊鏈性能擴展問題。

區塊鏈用戶人數並不多,但是從過去幾年來看是相當符合的。如果區塊鏈的用戶在十年後增加到10億人,必須完成4個重量級技術的提升。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首先是側鏈技術和跨鏈交互技術,但主側鏈之間安全快速的互聯在理論上仍未很好的解決。第二個是閃電網絡。閃電網絡從功能上是可行的,但是用戶體驗存在嚴重的問題。個人預計閃電網絡應用的特殊場景,必須被包裝爲用戶感知的基礎工具。第三個壓縮交易歷史的技術。交易本身一般是不上鍊的,只是把結構上鍊,這種歷史壓縮可以提升交易的隱私性和潛在交易的處理能力。第四個是綜合採用硬件加速和平行化的軟件工程技術。隨着網絡處理壓力的增加,網絡節點參與者工程師無需大幅度更改軟件架構,只需讓運維線性增加硬件服務器即可,這也提前爲超大規模的並行驗證做好了準備。

4.擴展區塊鏈技術應用場景的專門技術。

在過去的ICO泡沫浪潮中,很多項目都涉及到一個基本的邏輯,區塊鏈和現實世界並不交融。區塊鏈的現實交互接口將在區塊鏈第二個十年結束時得到極大發展。大概有兩個方向:一是現實世界的重壓事件都在區塊鏈上得到忠實記錄,例如食品溯源;二是區塊鏈上的虛擬事件驅動現實世界的物質產生變化,例如去中心化的Airbnb、網約車。

5.區塊鏈上密碼學算法的安全性。

在第二個十年結束後,量子計算機趨於成熟應用的信號可能日益明顯,區塊鏈上的基礎密碼學算法將面臨升級壓力。但是我想說的是,現在過早的進行量子抗性研究或將成果投入生產環境,並不會解決實際問題,因爲現在壓力也很大。

6.區塊鏈身份問題。

中本聰設計了公私鑰系統,就是與社會身份無關的半匿名系統。如果我們把公私鑰的體系進行未來身份證明開發研究,可以讓更多普通用戶安全、便捷地證明自己的身份,直接參與到區塊鏈經濟,實現區塊鏈的真正普及。我相信這樣的身份體系在未來的應用中會越來越大。

7.智能合約更強大,降低開發難度。

智能合約是具有獨立性的計算機程序,能夠解決交易各方對中央對手方誠信度的擔心,希望有去中心化程序扮演絕對公正無私的角色。雖然我們對智能合約存在的期望很多,但現在它可以做的事情還比較少。現在智能合約中心化程序的環境是有優勢的,去中心化的智能合約開發較高,而且智能合約保護漏洞的事件不斷髮生,期待未來開發成本進一步降低。人工智能+區塊鏈也是未來重要的課題,因爲人工智能的程序算法非常適合放在區塊鏈上,成爲一種很獨立的存在。將來的解決方案就是人工智能算法部署於區塊鏈上,可以獲得更好的公信力和權威性。

本文爲火星財經原創稿件,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須在文章標題後註明“文章來源:火星財經(微信:hxcj24h)”,若違規轉載,火星財經有權追究法律責任。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