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WHU互联网消费金融杭州小分队一行前往蚂蚁金服。蚂蚁金服以“让信用等于财富”为愿景,致力于打造开放的生态系统,旗下有支付宝、余额宝、招财宝、蚂蚁聚宝、网商银行、蚂蚁花呗、芝麻信用等子业务板块。其中蚂蚁花呗是我们本次实践的主要调研对象之一。

基于团队指导教师袁康教授的帮助下,小队通过电话和微信的方式,成功联系到了蚂蚁金服的从业人员,针对蚂蚁花呗这一极具代表性的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进行了面对面向其进行了有关采访:蚂蚁花呗产品应如何定性?蚂蚁花呗使用的电子督促程序能否在全国推广?面对套现现象,AI系统能否准确检测识别?面对我们接二连三的提问,受访者侃侃而谈,用自身开阔的眼界和丰富的阅历为我们一一解答了疑惑,也让我们对蚂蚁花呗这一消费金融产品甚至整个行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在采访过程中,受访者在电子督促程序推广方面的见解和解答尤为令人深刻。在回答的过程中,受访者旁征博引,首先以德国法律体系为例,通过了解电子督促程序在德国的成功实行以及高普及度,论证了其可行性,同时对比中德相关法律的差异,引出了在中国实行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配套法律制度不完善。以异议程序为例,我国对恶意异议的行为几乎没有惩处措施。导致了恶意异议频发,部分支付令难以执行。

在这个问题的最后,受访者还提醒了我们,法律程序只是推广问题的一个方面,更多的还有技术方面的实现,解决如何在办公室内通过系统的对接,把所有的申请的资料电子化,批量化地直接导入到法院的系统。法院的系统通过系统自动生成。根据之前约定的送达地址,自动地发出去。用自动化的方式来实现,需要技术方面的大力配合才能实现。

经过前期长期的调研,以及这段时间精心细致地准备所定下的十个问题,都在受访者耐心的解答下拨云见日,我们的思想也在交流的过程中逐渐深刻起来,蚂蚁金服作为我们本次实践访谈的第一站,无疑为小队之后的访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相信小队的成员也会在一次次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更多奇妙的火花。

(文稿及图片来自武汉大学“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的法律规制调研”团队)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