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涉嫌“新一代基因編輯技術”造假的中國學者韓春雨近日再曝醜聞,在曝光的錄音中,他親口承認曾在博士畢業後代寫論文賺錢,單篇收費高達7000元,還組織學生集體造假。

論文收費約等於工資

韓春雨造假事件再曝猛料:竟然組織學生集體學術造假

2016年5月2日,韓春雨以通訊作者身份在國際頂級期刊《自然·生物技術》(Nature Biotechnology)上發表關於“新一代基因編輯技術”NgAgo的論文,因發表一年多仍未有機構實現“重複實驗”而在2017年8月主動向期刊撤稿。河北科技大學同時啓動相關學術評議及相關程序,並於上月31日公佈了調查結果,稱撤稿論文已不具備重新發表的基礎。

近日,上海澎湃新聞曝光了一份2014年形成的錄音資料。其中,當時已是河北科大教員的韓春雨自稱曾通過代寫學位論文牟利,意圖組織學生進行學位論文買賣活動,並欲以版面費爲條件換取其妻子在他人論文中的署名。韓春雨還曝出代寫“一個博士論文收費7000元,一個碩士論文收費是4000元至5000元”,到高校工作後“還有人找”。

據廣州《南方人物週刊》2016年的報道,韓春雨每月“工資7000元”。在《自然·生物技術》上在線發表論文後不久,韓春雨曾在2016年5月16日向《河北日報》透露,他對物質要求不高,月薪“幾千塊”,但覺得“夠用”。

在此次曝光的錄音中,韓春雨提到代寫SCI論文(Science Citation Index,世界三大科技文獻檢索系統之一)的“市場需求很大,最便宜的五六萬”。錄音中,韓春雨還試圖組織學生買賣論文,他甚至告訴學生,若想拿畢業證,要花錢買畢業論文。

是否“學術不端”未定性

“學術不端”近些年來一直是學界討論的熱點話題,韓春雨也一直沒走出輿論風暴中心。韓春雨曾因“非知名學者”身份、“世界級科學發現”的巨大反差受熱捧,一度被視爲中國科學新星。但上述論文的試驗無法重複,讓學術界爭論不休。河北科技大學的調查結果中對韓春雨是否“學術不端”仍未明確認定,該案目前仍被認爲是“懸案”。

更有學界人士認爲,調查結果讓人無奈又困惑,有悖於中國科技部出臺的有關學術誠信零容忍的精神。

對於調查結果,韓春雨表示,在國際前沿的基因編輯技術研究領域,存在不可預知的問題。在經歷了質疑、撤稿和調查之後,深刻地認識到撤稿論文的實驗設計存在缺陷、研究過程存在着不嚴謹的問題。韓春雨對此表示了歉意,也對同行學者和社會關注表達感謝。

今年5月,中國官方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中提到,對輿論廣泛關注的科研誠信事件,當事人所在單位和行業主管機構要及時採取措施調查處理,及時公佈調查處理結果。

從中國類似的學術調查事件來看,目前最嚴重的後果爲撤銷榮譽及追繳科研經費等。中國一所“985”高校在數十年之前曾對該校一名科研造假人員撤銷各項職務和學術頭銜等,但並未涉及當時業內預計的刑事追究等。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