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指一算:今年不宜炒房

今年以来,随着各项经济指标的出炉,随着苏州等地相继因为房价上涨被批评,东莞甚至改变了此前“价高者得”的传统,炒房客们期待的全面宽松没有到来,“滴灌”式救楼市基本告一段落。

其实,也就意味着大部分城市以往担心房价下跌的风险已经过去,除了三四线城市,现在一二线城市的房价主要是“稳”,而不是涨,当然,也不是“跌”。

同时由于众所周知的国际形势,中国在追求经济平稳发展的过程中,势必严控房地产的过度泡沫化,即要求房地产这个“熊孩子”不要过度活跃,不要惹事。

房地产加杠杆?没戏!

6月13日,作为第十一届陆家嘴论坛共同轮值主席,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论坛发言,他提到房地产的时候用了极其严厉的语气,我们来认真领会一下,他说:

必须正视一些地方房地产金融化的问题。近年来,我国一些城市住户部门杠杆率基抬升,相当大比例的居民家庭负债率达到了难以持续的水平。更严重的是全社会的新增土地资源,有一半的投入到房地产,并且房产企业融资过度,挤占了信贷资源,导致资金使用效率进一步加强,也助长了房地产投机行为。当你买套房子自己居住,意味着你每个月都有一笔等额的市场租金收入。

掐指一算:今年不宜炒房

如果你再买一套住房,同样有收入和产出。但是,当你买了房子用于投资、投机,并不出租,那就是一堆闲置的水泥钢筋和砖头。房地产市场是有很强的区域性,不同地区的房价有涨有跌很正常。但是房子是用来住不是用来炒的。历史证明,凡是过度依赖房地产,实现和维持经济发展的国家和地区,最终都要付出沉重代价。凡是靠投资、投机房地产来理财的居民企业,最终都会发现,其实都很不划算。

这个讲话里面透露了几层信息:

其一,一些地方房地产金融化的问题很严重,郭主席有点受不了,至于严重到什么程度,郭主席说:“相当大比例的居民家庭负债率达到了难以持续的水平”,家庭负债已经难以持续,苹果也涨价了,蔬菜也涨价了,你体会一下郭主席的焦虑。

以郭主席所处的位置,没有确切的数据,他不会在陆家嘴论坛这样的活动中公开讲这样的话。

可见,房地产加杠杆这个事儿已经没戏了,至少银行不会再深度参与和支持,那也就意味着部分资金大退潮。还想炒房,歇歇吧,当心上天台,后续的资金收紧是大概率事件。实际上,房地产融资已经不太容易了。

掐指一算:今年不宜炒房

5月31日,有市场爆出多家房企被列入暂停公开市场发债业务名单,涉及旭辉、金地等企业。随着消息传出,21世纪经济报道、界面等多家媒体透出更多信息:监管部门将收紧部分房企公开市场融资,包括债券及ABS产品。

持续飙涨的房价是国家祸害

其二,再度严厉警告房地产对实体经济的挤压。

他说:“更严重的是全社会的新增土地资源,有一半的投入到房地产,并且房产企业融资过度,挤占了信贷资源,导致资金使用效率进一步加强,也助长了房地产投机行为”。

这意思很明白,说好了的脱虚入实,结果你们还是把土地、资金拿来搞房地产,这对信贷结构的合理化是个威胁,央行表示很不满。

尤其是这些钱拿去炒楼,这很不政治正确,也确实违反了“房住不炒”的顶层设计路线,你们到底想干嘛?到底还想不想混了?

掐指一算:今年不宜炒房

因为一系列外部事件的影响,其实是加速打破了原有发展模式的某些平衡,很多人,包括以前不太关心实业发展的人士,突然发现5G、芯片这些东西比房地产重要,制造业的更新迭代很重要,而房地产已经过度发展了,需要缓一缓,当然,不是让它大跌,至少是让其他行业要追上来。

在国家层面来看,一个均衡稳定发展的房地产对国家有利,持续飙涨的房价是国家的祸害。对,就是祸害。

既然如此,自然要敲打一下,收紧水龙头都算是轻微惩罚。

刚需买房受到支持

其三,支持刚需和改善型需求。

郭主席说:“当你买套房子自己居住,意味着你每个月都有一笔等额的市场租金收入。如果你再买一套住房,同样有收入和产出。但是,当你买了房子用于投资、投机,并不出租,那就是一堆闲置的水泥钢筋和砖头。房地产市场是有很强的区域性,不同地区的房价有涨有跌很正常。但是房子是用来住不是用来炒的。”

意思最明显不过了,刚需自住以及改善型居住,你随便买,该买就买。你要是投资投机,不好意思,不欢迎。

在中国投资要听领导的话,这是基本原则,不懂?那就等着吃大亏。

为什么一些城市利用各种方式吸引人才,这叫未雨绸缪,很是意味深长。你仔细想想。

房地产的寒冬才刚刚开始

其四,从历史和国家的高度痛批房地产炒作。

以下是郭主席在论坛上说得最重的几句话,建议开发商、炒楼客回去认真领会,最好打印出来放在桌面上时时警醒。他说:“历史证明,凡是过度依赖房地产,实现和维持经济发展的国家和地区,最终都要付出沉重代价。凡是靠投资、投机房地产来理财的居民企业,最终都会发现,其实都很不划算”。

掐指一算:今年不宜炒房

郭主席对于数据了然于心,所以他说过“相当大比例的居民家庭负债率达到了难以持续的水平”,他自然也知道日本楼市、香港楼市包括美国楼市的那些崩溃之年,最严重的时候,还不起贷款的某些香港居民甚至烧炭自杀。

他当然不希望国家走到这种地步,所以几乎是痛心疾首地说出了“最终都要付出沉重代价”,那么,这种代价能避免吗?但愿能避免。

稍微有点觉悟的炒房客都应该回去反省一下,要不要听领导的话。至于不想反省的,可以去做一个智商+情商测试。

从央行的角度来说,保持对房地产放贷资金的适度收紧,打消开发商大干快上猛加杠杆的投机心态非常重要。

简单来说,既要保证项目的顺利推进,实现房地产供应与城市人口的同步增长,不要增加烂尾楼,刚需和改善型需求的正常应该得到满足。

又要在一些房地产高库存以及人口流出地区保持收缩状态,以免造成过多的呆坏账以及更多的麻烦。

央行未来在房地产领域的监管会趋于严格,以保持稳定为第一考核标准,既然水龙头被定下了尺寸和口径,至少在这一个周期内,房地产告别大涨区间。

央行更关注的是实体经济,对于房地产充满了警惕,这对于房地产而言是一场噩梦,寒冬才刚刚开始,后面是房地产的极寒时期。

掐指一算:今年不宜炒房

所以,聪明的许家印说我去造车,聪明的郁亮说“要做城乡建设与生活服务商”,孙宏斌瞄准了文旅产业和文化产业。

房地产死不了,因为不能死,但是也会活得不太舒服,凑活着过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