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花了最笨的功夫,再现了中国动画巅峰之作|欢迎来到纸上动画厂

事情是这样的:

去年夏天,我们几个年轻编辑(中年阿姨)好不容易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拿到官方绘本制作权时,可以说几乎激动到昏厥!

我们花了最笨的功夫,再现了中国动画巅峰之作|欢迎来到纸上动画厂

#终于能在上班时间看动画片了!

相信不少 80、90 年代的朋友,和我们一样,童年生活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放学后坐在电视机前看动画片!

在童年的动画片里,我们没有海贼王和灰太狼,没有汪汪队和小猪佩奇,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大头儿子小头爸爸》,是《魔方大厦》,是《大闹天宫》《葫芦兄弟》《阿凡提》《天书奇谭》……

我们花了最笨的功夫,再现了中国动画巅峰之作|欢迎来到纸上动画厂

时至今日,在听到《大闹天宫》里那句“孩儿们,操练起来”时,我们仍会十分兴奋;看到阿凡提,就立刻想到那头聪明好玩的小毛驴,《葫芦兄弟》主打歌——“一根藤上七个瓜”,大家现在还能张口就往下唱。

我们花了最笨的功夫,再现了中国动画巅峰之作|欢迎来到纸上动画厂

想到自己的童年里满是这些优秀的动画,童年就变得有了颜色,几个好朋友围坐在一起看动画片的时光,似乎也变成了最无忧无虑的定格动画。

这些代表中国动画巅峰的作品同属一个厂牌: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我们花了最笨的功夫,再现了中国动画巅峰之作|欢迎来到纸上动画厂

作为中国历史最老的动画制片厂之一,它的前三十年被誉为中国动画黄金时代。当时美影厂已在国际上获奖达七十余次,在动画界被评价为独树一帜的“中国学派”。

我们花了最笨的功夫,再现了中国动画巅峰之作|欢迎来到纸上动画厂

本想怀旧一下买本绘本看,但是挑了一本又一本,我们就都哭了。背景画面简单比比皆是,有些形象处理得匪夷所思,绿皮肤的葫芦娃、没腿的葫芦娃,让人笑着笑着……就被丑哭了。

我们花了最笨的功夫,再现了中国动画巅峰之作|欢迎来到纸上动画厂

(市面上的“葫芦娃”)

很遗憾,我们没有找到能与国产经典动画匹配的绘本。

以往的绘本似乎比较在意故事,对画面忽略较多。然而这些动画不单是中国文化故事的经典,还是中国审美的标杆。

有幸赶上中国动漫黄金时代的我们,该给孩子看什么品质的绘本?怎样才能让他们感受到中国经典美学?

思考之下,我们决定花足笨工夫,做一套画面严格根据动画原片来修复制作的绘本。这样的做法没有先例。

从下定这个决心到产品最终交印的 220 天里,我们记录了许多制作瞬间,整理了十大有趣的小亮点,在此与大家分享。

01

精挑内容 甄选队友

我们首先从海量经典里挑选了《大闹天宫》《葫芦兄弟》《阿凡提》,作为“中国经典动画大全”第一辑。三部片子风格各异,极具代表性。

但因为绘本语言与动画语言的差异,工作难度也不小。很幸运,我们找到了理念相投的森雨文化来做画面绘制。

森雨是一家出品众多高品质动漫的文化公司,对绘制各环节要求非常高,旗下作品荣获中国动漫节金猴奖、新星杯漫画大赛奖等众多奖项。他们还是《三体艺术插画集》的制作方。由此,我们共同组成了一支 13 人的修复团队。

我们花了最笨的功夫,再现了中国动画巅峰之作|欢迎来到纸上动画厂

02

《大闹天宫》——下苦功夫的手绘动画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再看这部大名鼎鼎的《大闹天宫》,动画画面依然非常精致。它的制作人都属大师级别。

也难怪,这部动画片的导演是中国动画之父万籁鸣,动画设计是中国动画奠基人严定宪,美术设计是中国现代艺术先驱张光宇。

我们花了最笨的功夫,再现了中国动画巅峰之作|欢迎来到纸上动画厂

张光宇(中)与万籁鸣(左)等

动画片《大闹天宫》的整个筹备期,长达五年。呈现时,其美术以国画为基础,大背景用水墨渲染,人物用工笔,带有强烈民族装饰的风格。光云朵造型,就是团队到故宫等各地名胜采风,收集图样设计出来的。

当时没有电脑制作,全凭手绘。一般 10 分钟动画要绘制 7000 到 10000 张原画,制作《大闹天宫》一共用了 10 万多张画纸,1.1 万英尺胶片。

而根据动画原片绘制绘本,也得一帧帧拉片。

比如,动画片里 15 分 30 秒到 15 分 58 秒是美猴王进南天门后,初见天庭的场景,特别绚烂。我们很想在绘本上尽可能呈现最美好的这一刻。

画师反复拉这 28 秒,从百余帧的画面里选定元素,再一个个照原样绘制组合,笔触和色彩都尽可能还原。最后就只能得到这一页——

我们花了最笨的功夫,再现了中国动画巅峰之作|欢迎来到纸上动画厂

其次,美猴王有很多动态身段,静态的绘本怎样体现?只有靠细节。

比如美猴王跳进东海龙宫去借兵器,入水瞬间的水花和气泡就让整个画面活起来。

我们花了最笨的功夫,再现了中国动画巅峰之作|欢迎来到纸上动画厂

03

《阿凡提》——平面上的立体感

《阿凡提》是美影厂里比较特殊的一部,它属于动画里的另一大类:木偶片。

木偶片造型通常以银丝等金属作为关节器,组成骨架,再附上木头、泥、布等材料制作成“偶”,拍摄时按设计好的动作依次扳动木偶逐格拍摄。

二维绘本要展现三维动画,难免会丢掉很多细节,原味就不见了。很多阿凡提绘本的“降维打击”十分明显。我们不想放弃木偶片独有的魅力。

可怎么体现立体感呢?

画师在画面层次叠加上做了很多功课,背景和主体间善用透视,背景和背景用阴影。仔细看下图,树叶间还铺了阴影,立体木偶就重现出来了。

我们花了最笨的功夫,再现了中国动画巅峰之作|欢迎来到纸上动画厂

阿凡提里的人偶外层材料用的是布,拥有布纹质感。我们绘本里就做出这个布纹铺到人物上。还有服饰和建筑,我们也重现了很多花纹和肌理。

我们花了最笨的功夫,再现了中国动画巅峰之作|欢迎来到纸上动画厂

以下一些对比图,权当“大家来找茬”的游戏,可以发现细节上的很多不同处理。

我们花了最笨的功夫,再现了中国动画巅峰之作|欢迎来到纸上动画厂

这样操作最直接的结果是,打开一张图有时要花 10 分钟,因为图层很细。最大的单张能达到 1G,整套图片有 90 多G!

04

《葫芦兄弟》——补足细节的剪纸动画

《葫芦兄弟》是原创的剪纸动画,借鉴了皮影戏及剪纸艺术。

葫芦娃们各怀绝技,让人羡慕。反派造型也同样出彩:蛇精的鳞片笔触极细,有光泽;蝎子大王凶狠蛮横,原片的设计在手指关节处都透露出力量感。

我们花了最笨的功夫,再现了中国动画巅峰之作|欢迎来到纸上动画厂

非修复版的葫芦兄弟绘本,会损失较多细节。我们把细节都一一补回来了。

我们花了最笨的功夫,再现了中国动画巅峰之作|欢迎来到纸上动画厂

(葫芦娃的小脚趾,小手指,衣服的褶皱等等)

其他还有很多细节,从阿凡提胡子的形状、蛇精眼睛嘴巴的大小到头身比例,都是按照动画原片的人物形象和官方动态参照图一点点改,一点点抠。

我们花了最笨的功夫,再现了中国动画巅峰之作|欢迎来到纸上动画厂

05

文本质量怎么保证?

画面质量做到了极致,那么文字呢?

我们请了儿童文学界前辈任溶溶当主编,总体把关。文字如何才更灵动,更符合儿童心理,更健康好读,任溶溶老先生最了解。

作为上一辈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任老著有《没头脑和不高兴》;会英、日、俄、意四种语言,翻译了 300 多个童话。

在这版里老先生还亲自写了给小朋友的序。

我们花了最笨的功夫,再现了中国动画巅峰之作|欢迎来到纸上动画厂

绘本画面语言不同于动画语言,决定绘本画面的则是每一页文本的设置。

哪一段故事是适宜用画面展现的,怎样用有限的页数来表达完整一个故事,都是最初撰写文本时必须考虑的。

一册 32 页的绘本,去掉扉页、彩蛋页和版权页,一般就剩下 28 页,怎样利用好这几页?怎样在有限的页面里把故事说完整说好了,还原动画的韵味?绘本画面是静态的,怎样体现动态的气势?巧用跨页可不可以?动画里的对话台词要不要用?怎么化用到绘本文本里?

几个责编不停开小会,吵小架,文本就这么打磨出来了。

06

细节,一个都不能少

当年每部动画的片头都是特别绘制的美术字,因为都是手写,所以风格多元而且各具魅力。不单是片名,早先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厂名根据动画片风格,绘制的字体也各有不同,细节做得很足了。

我们花了最笨的功夫,再现了中国动画巅峰之作|欢迎来到纸上动画厂

20 世纪 80 年代,中文铅活字陆续为照相排字模板及电脑字库所取代。美术字越来越少,手作独特的味道慢慢消逝,多少还是有些遗憾。

我们在封面设计上有很多设想,最终确定《葫芦兄弟》和《大闹天宫》沿用当年的字体,并作了相应的设计。现在呈现的封面大家都很满意,感觉这不仅是怀旧和致敬,更像是一种唤醒,很高兴老作品拥有了新的展现方式。

我们花了最笨的功夫,再现了中国动画巅峰之作|欢迎来到纸上动画厂

07

怀旧益智又好玩儿

还记得小时候的益智游戏吗?

结合绘本故事,我们也设计了很多有趣的迷宫游戏、数学游戏。

小朋友们喜欢做游戏,又能锻炼思考能力,再跟最好的朋友比比赛,别提多开心了~而这套书每册的最后一页,大家都能找到这样的乐趣。大朋友们可以试试找回童年,小朋友们可以试试锻炼思考,而家长带着娃一起做,更能体会更多亲子珍贵时光~

我们花了最笨的功夫,再现了中国动画巅峰之作|欢迎来到纸上动画厂

还记得一个叫“东南西北”的小玩意儿吗?还记得怎么叠,怎么玩吗?

在这套绘本中,为了更大程度地还原大家小时候的乐趣,整个团队齐心协力想了很多好玩的小手工。

东南西北折纸(也是一张角色卡)就是其中之一。

别说,同事们拿到这个小小的这只玩具后纷纷感慨:一秒穿越回童年!

我们花了最笨的功夫,再现了中国动画巅峰之作|欢迎来到纸上动画厂

(在《阿凡提》绘本套装里,你就能找到它)

试试看,选个东 3 或北 6,看你这次是谁?

08

可以听的绘本

因为这是一套体量极大的书,我们担心爸妈在忙碌的时候,无法讲给宝贝们听,于是,我们在每册书的最后一页,都录了可以听的故事音频,帮助还没听过这些经典故事的小小朋友轻松读懂故事~

我们花了最笨的功夫,再现了中国动画巅峰之作|欢迎来到纸上动画厂

大家只要翻到图书最后一页的二维码,扫描即可收听~

到这步,整套绘本可以说已经满足了我们最初的设想。

我们花了最笨的功夫,再现了中国动画巅峰之作|欢迎来到纸上动画厂

09

“纸上动画厂”

可是,我们还是不满足。

制作过程让我们感受到当年前辈创作动画的不容易,也让我们对动画载体本身越来越好奇。我们渴望自己做个土(手)味(工)纸上动画厂。

追根溯源,动画是什么?《现代汉语词典》上的定义是“以一定的速度连续播放的成组画面”。

但是为什么成组的静止画面按一定速度播放就会动起来呢?有解释说这是肉眼因视觉暂留产生的错觉。

我们花了最笨的功夫,再现了中国动画巅峰之作|欢迎来到纸上动画厂

视觉暂留是指影像在人眼视网膜上停留约 1/10 秒之后才会完全消失,幻盘就是利用这个原理。

一张圆盘,若正面画空鸟笼,反面一只鸟,那么只要你不停翻转圆盘,就会因短暂留下的视觉残余,将两面图像重合,人眼就“看见”了鸟笼里有鸟的影像。

我们花了最笨的功夫,再现了中国动画巅峰之作|欢迎来到纸上动画厂

(《阿凡提》套装里就有这样一款幻盘玩具)

视觉暂留并不是真正的动画原理,似动现象才是产生运动幻觉的根本原因。

即人的心理具有把几个客体的运动看成一个单元的倾向。动画和电影的成像正是基于这种认知错觉,真是美丽的错觉。

儿时常玩的手翻书就利用了似动现象。我们蠢蠢欲动,于是做了本小小小小的“小葫芦来啦”手翻书。

我们花了最笨的功夫,再现了中国动画巅峰之作|欢迎来到纸上动画厂

(你可以在《葫芦兄弟》套装里发现它)

早期电影技术史里,简单动画装置遵循的基本原理不外这些。其中比较高阶的还有幻影灯,于 1834 年由英国人霍纳发明。其实原理相似的发明在古代中国也有,即走马灯。这么有挑战的动画装置当然不能放过!于是我们设计了这款能让人看见美猴王摘桃的幻影灯~

我们花了最笨的功夫,再现了中国动画巅峰之作|欢迎来到纸上动画厂

(打开《大闹天宫》,你就能找到它)

动画原始的魅力让人不能自拔。我们想把这份制作乐趣分享给大家,所以附赠的并非成品,而是特别设计的纸工材料。按照说明你就可以亲手做出这些动画装置。小朋友也能通过亲手实践,了解动画的基本原理。

10

一点“野心”

前面介绍的这么多,其实这只是我们巨大“工程”的第一辑。

这个系列的全称叫做“中国经典动画大全”,因为美影厂除了《大闹天宫》《葫芦兄弟》《阿凡提》等,还有很多极具特色的优质动画,比如我们即将收录在第二辑中的《天书奇谭》、第一部入选戛纳影展的华语动画片《哪吒闹海》,以及被誉为重启国产动画复兴之旅之作的《宝莲灯》。

我们仍在不停尝试更多可能,逼自己多开脑洞,累积经验,为之后的第二辑、第三辑做准备。

这是我们小小的一点野心。

做到这里,我们发现自己做的,早已不单单是一套绘本,更是一份礼物了。

我们花了最笨的功夫,再现了中国动画巅峰之作|欢迎来到纸上动画厂

这份礼物可以送给小朋友,也可以送给童年玩伴,甚至送给自己。

希望这份用敬意和热情创造出的作品担得起致敬国产经典动画的初衷,也希望每个经历过动画黄金时代的人,都能从中找到些许回忆和感动。

本文经「赶进度的黑德兰」(ID:deadline09)授权发布

阅读需要独立,请保持自己的立场

如果你想深入了解这些问题

我们花了最笨的功夫,再现了中国动画巅峰之作|欢迎来到纸上动画厂

请来参加「 版权编辑基础课 」

上课时间:2019 年 7 月

我们花了最笨的功夫,再现了中国动画巅峰之作|欢迎来到纸上动画厂我们花了最笨的功夫,再现了中国动画巅峰之作|欢迎来到纸上动画厂

▽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参加做书课程,享限时特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