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其真实姓名是秦越人,又号卢医。据人考证,约生于周威烈王十九年(公元前四○七年),卒于赧王五年(公元前三一○年)。他为什么被称为“扁鹊”呢?这是他的绰号。绰号的由来可能与《禽经》中“灵鹊兆喜”的说法有关。因为医生治病救人,走到哪里,就为那里带去安康,如同翩翩飞翔的喜鹊,飞到哪里,就给那里带来喜讯。因此,古人习惯把那些医术高明的医生称为扁鹊。秦越人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刻苦钻研,努力总结前人的经验,大胆创新,成为一个学识渊博,医术高明的医生。他走南闯北,真心实意地为人民解除疾病的痛苦,获得人民普遍的崇敬和欢迎。于是,人们也尊敬地把他称为扁鹊。

扁鹊为何会被踢出历史课本?难道他的历史是假的吗?

在有关扁鹊的史料中,记载扁鹊活动的时间跨度非常大。如扁鹊最早给蔡桓侯治病的时间是在公元前695年;给虢太子治病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655年左右;给齐桓侯(桓公午)看病,大约在公元前385—357年之间;《战国策》记载的扁鹊见秦武公,大约在公元前309年,这是他看的最后一个病人。

如此一算,扁鹊的活动时间范围在300多年之间,人不可能活这么大岁数。以致人们很难断定扁鹊究竟是什么时代的人。

和旧教材相比,2017年的中学历史课本中删除了有关扁鹊的内容。其主要原因是“历史教材”在本着严谨、科学、负责任的态度对扁鹊进行研究时,发现扁鹊这个名医是否真实存在已然成了最大的问题。屈原和扁鹊对现代社会的意义,绝无仅仅只是两个人名这么简单。

扁鹊为何会被踢出历史课本?难道他的历史是假的吗?

扁鹊在诊视疾病中,已经应用了中医全面的诊断技术,即后来中医总结的四诊法:望诊(看看他的脸色等)、闻诊(听听病人最近做了什么事情后生病)、问诊(问问有没有干可以导致生病的一些事情)和切诊(看看他的脉搏),当时扁鹊称它们为望色、听声、写影和切脉。这些诊断技术,充分地体现在史书所记载他的一些治病的案例中。他精于望色,通过望色判断病证及其病程演变和预后。如他晋见蔡桓侯时,通过望诊判断出桓侯有病,但是病情尚浅,病位还只是在体表腠理的部位。他劝蔡桓侯接受治疗,如不治则病情将会加深。桓侯因自我感觉良好,拒绝治疗。不久,扁鹊再度晋见桓侯时,指出其病情已加重,病位已进展到血脉,再次劝说其接受治疗,以免病情更加发展。桓侯仍然拒绝治疗,心中不悦,认为扁鹊在炫耀自己,并以此牟利。当扁鹊第三次晋见他时,认为病情已恶化,病位进入到内部肠胃,如不及时治疗,终将难治。桓侯仍不予理睬。最后一次,扁鹊通过望诊,判断桓侯病情危重,已进入到骨髓深处,病入膏肓,无法救治。果然不出所料,齐桓侯不久即发病,终于不治而死。此病例说明扁鹊当时已经能很好应用望诊,而且诊断水平相当高。

扁鹊为何会被踢出历史课本?难道他的历史是假的吗?

照史学家们的研究来看,那扁鹊被踢出历史课本,因为历史讲究真实性、科学性,所有不科学的历史都应该被剔除。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即便是对最具影响力的史书也应该在不合理的地方提出质疑。毕竟《史记》跨度太大,大部分内容也是太史公道听途说或者从别的史书总结而来的,某些地方欠考虑这一点我们不可否认。但如果因为质疑就把整个人物否定掉,着实难以服众,这口锅司马迁和《史记》怕是背不动。

那么,扁鹊究竟是什么时代的人?

后世学者推算出应该在公元前407年—公元前310年。

不管怎么说,扁鹊是我国历史上首个有正式传记记载的古代医学家。他对我国古代医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被后代医家称为“医学祖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