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鵲,其真實姓名是秦越人,又號盧醫。據人考證,約生於周威烈王十九年(公元前四○七年),卒於赧王五年(公元前三一○年)。他爲什麼被稱爲“扁鵲”呢?這是他的綽號。綽號的由來可能與《禽經》中“靈鵲兆喜”的說法有關。因爲醫生治病救人,走到哪裏,就爲那裏帶去安康,如同翩翩飛翔的喜鵲,飛到哪裏,就給那裏帶來喜訊。因此,古人習慣把那些醫術高明的醫生稱爲扁鵲。秦越人在長期醫療實踐中,刻苦鑽研,努力總結前人的經驗,大膽創新,成爲一個學識淵博,醫術高明的醫生。他走南闖北,真心實意地爲人民解除疾病的痛苦,獲得人民普遍的崇敬和歡迎。於是,人們也尊敬地把他稱爲扁鵲。

扁鵲爲何會被踢出歷史課本?難道他的歷史是假的嗎?

在有關扁鵲的史料中,記載扁鵲活動的時間跨度非常大。如扁鵲最早給蔡桓侯治病的時間是在公元前695年;給虢太子治病的時間大約在公元前655年左右;給齊桓侯(桓公午)看病,大約在公元前385—357年之間;《戰國策》記載的扁鵲見秦武公,大約在公元前309年,這是他看的最後一個病人。

如此一算,扁鵲的活動時間範圍在300多年之間,人不可能活這麼大歲數。以致人們很難斷定扁鵲究竟是什麼時代的人。

和舊教材相比,2017年的中學歷史課本中刪除了有關扁鵲的內容。其主要原因是“歷史教材”在本着嚴謹、科學、負責任的態度對扁鵲進行研究時,發現扁鵲這個名醫是否真實存在已然成了最大的問題。屈原和扁鵲對現代社會的意義,絕無僅僅只是兩個人名這麼簡單。

扁鵲爲何會被踢出歷史課本?難道他的歷史是假的嗎?

扁鵲在診視疾病中,已經應用了中醫全面的診斷技術,即後來中醫總結的四診法:望診(看看他的臉色等)、聞診(聽聽病人最近做了什麼事情後生病)、問診(問問有沒有幹可以導致生病的一些事情)和切診(看看他的脈搏),當時扁鵲稱它們爲望色、聽聲、寫影和切脈。這些診斷技術,充分地體現在史書所記載他的一些治病的案例中。他精於望色,通過望色判斷病證及其病程演變和預後。如他晉見蔡桓侯時,通過望診判斷出桓侯有病,但是病情尚淺,病位還只是在體表腠理的部位。他勸蔡桓侯接受治療,如不治則病情將會加深。桓侯因自我感覺良好,拒絕治療。不久,扁鵲再度晉見桓侯時,指出其病情已加重,病位已進展到血脈,再次勸說其接受治療,以免病情更加發展。桓侯仍然拒絕治療,心中不悅,認爲扁鵲在炫耀自己,並以此牟利。當扁鵲第三次晉見他時,認爲病情已惡化,病位進入到內部腸胃,如不及時治療,終將難治。桓侯仍不予理睬。最後一次,扁鵲通過望診,判斷桓侯病情危重,已進入到骨髓深處,病入膏肓,無法救治。果然不出所料,齊桓侯不久即發病,終於不治而死。此病例說明扁鵲當時已經能很好應用望診,而且診斷水平相當高。

扁鵲爲何會被踢出歷史課本?難道他的歷史是假的嗎?

照史學家們的研究來看,那扁鵲被踢出歷史課本,因爲歷史講究真實性、科學性,所有不科學的歷史都應該被剔除。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即便是對最具影響力的史書也應該在不合理的地方提出質疑。畢竟《史記》跨度太大,大部分內容也是太史公道聽途說或者從別的史書總結而來的,某些地方欠考慮這一點我們不可否認。但如果因爲質疑就把整個人物否定掉,着實難以服衆,這口鍋司馬遷和《史記》怕是背不動。

那麼,扁鵲究竟是什麼時代的人?

後世學者推算出應該在公元前407年—公元前310年。

不管怎麼說,扁鵲是我國曆史上首個有正式傳記記載的古代醫學家。他對我國古代醫學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被後代醫家稱爲“醫學祖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