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金融的落地正越來越富有具象化和延展性的特點。

今年以來,區塊鏈正在各個行業的場景頻繁落地,區塊鏈所特有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的特點不僅對於金融機構和金融領域,還延展到以金融爲基礎架構的其他行業中,電商行業尤爲富有代表性。

根據近日工信部信息中心發佈的《2018中國區塊鏈產業白皮書》指出,截止到2018年3月底,我國以區塊鏈業務爲主營業務的區塊鏈公司數量達到456家,其中爲金融行業應用服務的公司數量達到86家。

而在區塊鏈落地的九大領域中,區塊鏈+跨境支付已成爲現實。當前的跨境支付結算,每一筆匯款所需的中間環節不但費時,而且需要支付大量的手續費,其成本和效率成爲跨境匯款的瓶頸。

具體來看,現存的電商支付主要存在三大問題亟待解決。首先,在跨境電商平臺購物時,交易支付會產生高昂的手續費,這個手續費不單單針對消費者,商家在接收跨境付款時,也需要支付一定的費用。

第二是交易環節中的造假問題,交易記錄和賣家反饋容易造假。商家和消費者都沒有可靠記錄,這使得索賠和詐騙糾紛通常很難解決;第三是現在的電商平臺提供的信貸服務購物導致服務羣體仍有限。

區塊鏈能夠解決這個痛點,通過區塊鏈的平臺,不但可以繞過中轉銀行,減少中轉費用,還因爲區塊鏈安全、透明、低風險的特性,提高了跨境匯款的安全性,以及加快結算與清算速度,並且大大提高資金利用率。

這場區塊鏈支付在跨境電商領域的變革也是Rate3盯準的痛點,其宗旨即在於解決目前跨境支付領域最棘手的三大問題,創造一個新的全球化電子商務生態系統,集顧客、商家、供應商、中介爲一體,以一種本地的虛擬加密貨幣,推動所有交易得以高效、實惠地進行。

Rate3(電商幣)的目標是做成一個全球化的去中心化生態系統,讓所有參與者得以使用Rate3的雙重協議完成跨境支付和信用評級,同時開發者也能在協議上構建dApps(去中心化應用)。

利用Rate3網絡,Rate3團隊的具體“打法”是建立電子商務關係信任的更簡單的基礎設施、促進商家和消費者之間的資金轉移,無論是跨境還是本地在線購買、爲傳統的貸款人和資本提供者建立一個可靠的信用評分系統。

也就是說,Rate3的目的是消減中間商,使用單一的代幣統一電子商務系統。代幣本質上可以自由用於交易,並且在驗證交易方面提供其他的價值主張,各方之間處理退單風險的信任以及最終的貸款端到端協議。

Rate3在新加坡落地孵化,公開資料顯示,Rate3團隊早已成功推出了RateX和RateS兩款已落地的電商項目——RateX及RateS。目前,Rate3在已有的業務基礎上,與各大電商平臺合作,主要針對跨境電商支付的一系列現有問題,提供“低手續費”支付方式,並且提供更多便利及優惠的購物服務及使用體驗。

Rate金融科技公司成立於2016年,致力於爲跨境電商平臺提供優惠的支付方式。其兩個成功落地的項目,瀏覽器插件—RateX和手機應用程序—RateS,爲商家和用戶在使用外幣付款時,提供無隱藏費用的最低匯率及優惠代碼。

目前Rate公司已與多家知名電商平臺、網站和支付公司合作,其中包括淘寶、亞馬遜、新加坡電商Lazada、Zalora、SEPHORA絲芙蘭等大型電商平臺、Adyen(ebay的支付服務商)、Stripe(國際極簡支付,與微信、支付寶合作)、Xfers、Hotel.com等。

(編輯:閆祺)
關鍵字:電商跨境區塊落地戰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