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届论坛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发表后两岸同胞首场大规模团聚活动,是新形势下扩大两岸民间交流、深化融合发展的一次盛会。全国政协副主席、台盟中央主席苏辉,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家瑞,刘结一、朱小丹、肖亚庆、黄晓薇、万立骏、黄志贤等中央和国家部委领导,于伟国、唐登杰、崔玉英等省领导,中国国民党副主席兼秘书长曾永权、新党主席郁慕明等台湾政党代表和台湾有关县市代表、主办单位代表,以及台湾各界人士等1000多人出席了论坛大会。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昨日在厦门出席第十一届海峡论坛并致辞。


规模超前!汪洋出席第十一届海峡论坛并致辞


6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在厦门出席第十一届海峡论坛并致辞。 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 摄

海峡论坛上

全国政协副主席、台盟中央主席苏辉,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家瑞,刘结一、朱小丹、肖亚庆、黄晓薇、万立骏、黄志贤等中央和国家部委领导,于伟国、唐登杰、崔玉英等省领导,中国国民党副主席兼秘书长曾永权、新党主席郁慕明等台湾政党代表和台湾有关县市代表、主办单位代表,以及台湾各界人士等1000多人出席了论坛大会。

规模超前!汪洋出席第十一届海峡论坛并致辞

两岸经济交流融合

既是大义,更具大利

两岸民众同根同源的文化纽带任何力量切割不断

汪洋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在海峡两岸引起强烈反响,两岸政党、团体、人士对话协商积极开展,台湾同胞来大陆发展热情更高。

本届论坛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发表后两岸同胞首场大规模团聚活动,是新形势下扩大两岸民间交流、深化融合发展的一次盛会。参与人数创历史新高,充分表明两岸经济交流融合的大势任何力量压制不住,两岸民众同根同源的文化纽带任何力量切割不断,时和势都在支持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的力量这一边。

和平统一对两岸来讲成本最小,对同胞来讲福祉最大

汪洋强调,两岸经济互补性强,开展互利合作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大陆经济正迈向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阶段,对各类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两岸经济交流融合,既是大义,更具大利,没有理由不走得更近更好,也一定会走得更近更好。

汪洋强调,和平统一对两岸来讲成本最小,对同胞来讲福祉最大。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基础上,我们愿与台湾各党派、团体和人士开展广泛深入的对话协商,聚同化异、积累共识,一步一步向和平统一的目标迈进。我们愿为和平统一创造广阔空间,但绝不为“台独”分裂活动留下任何余地。两岸同胞应携起手来,共担民族大义,坚决反对“台独”,共同守护美好家园。

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曾永权等在发言中表示,两岸关系纵然跌宕起伏,但总能拨云见日。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是两岸关系的“压舱石”。两岸同胞要迎难而上,积极投身两岸交流与合作的时代洪流,为维护台海稳定、促进融合发展、增进同胞福祉贡献力量。

看清时和势、认清义和利

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在出席论坛期间,汪洋还深入闽江学院、网龙台湾青年就业创业基地、厦门(集美)闽台研学旅行基地、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调研,并与在大陆工作学习的台湾青年代表座谈。

他勉励台湾青年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看清时和势、认清义和利,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要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向更多台湾同胞讲好在大陆学习创业的故事,讲好大陆发展变化的故事,增进两岸同胞相互了解,促进心灵契合。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继续抓好惠台利民政策措施的落实,解决好台湾青年在就学、就业、创业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助力更多台湾青年在大陆追梦、筑梦、圆梦。

论坛开幕前,汪洋会见了出席论坛的部分两岸嘉宾和主办单位代表。苏辉参加会见。在闽期间,汪洋还看望了福建省政协机关和统战部干部职工。

点击下方视频查看 ↓


第十一届海峡论坛

海峡论坛是由国台办与福建省政府等几十家两岸相关单位和民间团体,于2009年共同发起创办的两岸民间交流盛会,坚持“民间性、草根性、广泛性”定位。

本届论坛以“扩大民间交流、深化融合发展”为主题,继续重点关注并服务基层民众和青年群体。

规模超前!汪洋出席第十一届海峡论坛并致辞


进入第十一年,海峡论坛的主办单位已由最初的两岸54家增加到今年的82家,越来越受两岸民众的欢迎。至2018年,参与活动的台湾同胞已达十几万人次,论坛已成为促进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交流盛会之一,也是迄今为止两岸参与机构最多、活动规模最大、涉及范围最广、民间色彩最浓的两岸交流嘉年华。


规模超前!汪洋出席第十一届海峡论坛并致辞


第十一届海峡论坛活动总表

规模超前!汪洋出席第十一届海峡论坛并致辞

内容来源于海峡论坛官方网站

具体活动请以实际为准


最后

预祝第十一届海峡论坛成功举办!



规模超前!汪洋出席第十一届海峡论坛并致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