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單叢茶:

素來以 孤高奇香、

能喝的香水~

香的靈動~

山韻十足~

花香衆多“等~

文章轉載

鳳凰單叢聞香自醉,情牽單叢

十種不同風格韻味的鳳凰單叢茶,足以讓茶友們作爲品茶、習茶、學茶的標準樣,體味到真正高山鳳凰單叢茶的香和韻,建立起自己的口感標準。

鳳凰單叢聞香自醉,情牽單叢

宋茶東方紅:“宋茶東方紅”,爲花蜜香型珍貴名叢之一。因其香味類似於梔子花香而得名“宋茶黃梔香”。條索緊卷、重實,茶色烏褐油潤。湯色呈金黃或黃褐色,明亮澄澈。口感方面,香味濃郁、滋味鮮爽、蜜韻顯著、回甘力強、過喉生津、極耐沖泡。

傳說,南宋末年宋宋帝趙昺,被元兵追逐,南逃路過烏崬山,肯定急於逃亡,多半會口渴了。侍從們識得茶葉能解渴,就從山上尋找採摘新鮮茶葉,由昺皇帝食用,後來果然生津止渴,精神爽朗,一時開懷高興,賜名“宋茶”,後人於是稱爲“宋種”。

本來當時茶樹原稱爲“鳥嘴茶”,生於亂石草叢中,後人仰慕“宋茶”之名,於是傳種,因而得名“宋茶”的傳說。

最古老的一株宋茶,生長在烏崬山李仔坪村的茶園裏,系南宋末年村民李氏經選育後傳至今天。1969年又改爲“東方紅”。也有一說是,成品茶曾送給毛主席鑑嘗,自此“宋種”有了一個更響亮的名稱——東方紅。

“東方紅”之於鳳凰茶猶如唐詩中之於李杜,可以說是單叢之代表。嗜鳳凰單叢茶者無不聽聞過“東方紅”的名號,但真正能體其真味的卻是甚少。一旦品嚐過烏崬山高海拔優質“宋茶東方紅”,無不爲此品名茶的香和韻折服。

鳳凰單叢聞香自醉,情牽單叢

蜜蘭白葉王:“蜜蘭”,理解它,是要把此二字拆開的,有蜜、有蘭,既有香番薯類似濃蜜的甜韻,又有蘭花般優雅的香氣,是有果,有花,二者皆可得的。

蜜蘭香,這個名字一聽就頓覺香甜,有“蜜”又“香”。還未喝到茶,僅僅是看這個名字,彷彿已經品到了,色澤入迷,入口甘甜,回味無窮的上好茶品。事實也的確如其名字一般——“濃蜜幽蘭”。

很多茶友形容成品茶有明顯的甘薯“蜜味”,且芝蘭花香,蜜香高銳持久,芝蘭香幽雅細長,滋味醇厚回甘,飲後滿口生香,極耐沖泡,有“濃蜜幽蘭”之稱。老叢蜜蘭香回味中略帶木質香,更耐品,有“肉頭”。

醇、甘、蜜、蘭香,是蜜蘭香的主要特色。一抹“蜜蘭甜,熟果香”,蜜味,幽蘭,向以形美、色翠、香郁、味甘“四絕”而聞名。

蜜蘭香的靈魂在於“蜜”味,是比甘還淳,比甜還絲的一種味覺昇華。

因此若說鳳凰單叢茶有高香型和沉香型的話,那麼蜜蘭香就是屬於沉香型的代表之一。它細膩、深沉、幽雅、悠長、耐回味。

所以很多愛好鳳凰單叢茶的友,多是從品嚐蜜蘭香開始的。

如今的蜜蘭香,其實都是用白葉單叢樹種製作而成。

此樹種原產於鳳凰烏崬山大坪村,因葉色比其他茶的葉較爲淺綠(俗稱爲白),因而得名白葉單叢。

而單叢茶,一直以來有以樹齡老而稱“老叢”,白葉蜜蘭中又有樹齡老、湯感內涵物多、蜜香韻味足、較其它白葉蜜蘭高的命名爲“白葉王”

鳳凰單叢聞香自醉,情牽單叢

芝蘭王竹葉:竹葉單叢,屬於芝蘭香型,又名“芝蘭王”。因葉形狹長,形以竹葉得名。成茶芝蘭花香氣高銳、持久而常被稱爲“芝蘭王”。

條索緊卷、狀直如釘,淺黃褐色,有光澤,具天然的芝蘭花香味,高銳且持久,湯色橙黃明亮,滋味醇正,回甘力好,耐泡。

鳳凰單叢聞香自醉,情牽單叢

鋸朵仔杏仁香:因品質具有中藥材杏仁的香和味,從殺青、揉捻、烘焙到成茶沖泡的過程都強烈的表現出來而得名。

鋸剁仔單叢,因茶葉邊緣的鋸齒小、深且利,形似小鐵鋸齒而得名,依據葉片此這個特點,因而最好辨認。

成茶品質特點是:條索緊卷,纖細,重實,黑褐色,油潤;具有中藥材的杏仁香味,香味尚濃,湯色金黃明亮,滋味鮮爽,山韻蜜味獨特,耐泡。

鳳凰單叢聞香自醉,情牽單叢

鴨屎香雪片:鴨屎香單叢,大名鼎鼎,就不用多介紹了。聞着湯香、喝着香、入口後的香,三種香是不同層次的變化,是她的特色。同時,蓋香是濃郁的奶香花香,這是最好辨識的特徵。“鴨屎香”的香型香氣濃郁持久,湯色橙黃明亮,韻味好。

冬茶,也就是雪片,立冬後採製。茶樹在一年寒冷的冬季(準確說是入冬時候)採製茶葉,外形黃褐,條索相對疏朗松拋,偶有淺黃綠色,因而稱其“冬茶雪片”。

冬茶雪片的品質特徵特別好辨識:幹茶條索松(術語叫飄)一些、有黃頭。香高,甘冽,耐泡。嗅之甜花蜜香濃郁、持久,甘甜,入口之後清涼的甜爽,絲絲入心。

而鴨屎香冬茶雪片,除具有上述雪片茶的共性品質特徵之外,它又明顯表現出“乳香”、”奶香“,且從一而終。這是鴨屎香雪片最誘人的特色。

嗅之甜花蜜香,湯色黃亮。她的特點之一就是甘甜,入口之後,清涼的甜爽,絲絲入心。每一道,都被她的蓋香深深吸引,我們這裏稱“奶香”,南方茶友稱蘭香,濃郁,香氣上揚。

冬茶雪片是清香型,入口冰清雪爽醇冽,每一泡都是甘甜舒適。真正意義上的冬茶,是一年中量最少最難得的茶,香氣最高、最爲濃郁、持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