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天意谷景區贏得羣衆點贊、搭界寺村鄉村旅遊紅火,都得益於鄰水縣大力發展全域旅遊。近年來,鄰水縣在“產業圍繞旅遊轉、產品圍繞旅遊造、結構圍繞旅遊調、功能圍繞旅遊配、民生圍繞旅遊興”的發展思路指導下,按照“一城三帶六區”旅遊發展總體佈局,大力發展全域旅遊,旅遊模式不斷從“景區旅遊”向“全時間、全空間、全產業、全過程”旅遊轉變,初步形成以“喫、住、行、遊、購、娛”於一體的旅遊產業綜合體系,不斷豐富的產品和業態,持續推動着全縣旅遊經濟高質量發展。

近段時間,鄰水縣天意谷景區迎來了一批又一批遊玩的客人。與以往不同的是,遊客除了在景區欣賞到高山、峽谷、溶洞等特色景點,景區日臻完善的基礎設施和優質服務,也得到了遊客的頻頻點贊。

“以前也來玩過的,這次再來,明顯感覺到喫、住、衛生等方面改善了很多。”6月14日,重慶遊客王曉如是說道。

天意谷景區是鄰水縣首個國家4A級旅遊景區,過去,由於基礎設施配套、服務接待能力跟不上,除了門票外,景區幾乎沒有其他收入。

從2014年開始,天意谷景區開始進行提質升級,景區陸續完成了接待中心、生態停車場、遊步道改造等10多項工程建設,不斷優化內部管理和服務質量,旅遊環境得到極大提升。

今年1—5月,天意谷景區接待遊客12萬人次,收入達900萬元。景區總經理易文華告訴記者,進入6月,景區就迎來了旅遊高峯,僅6月份預計收入將有500萬元左右。

不僅僅知名旅遊景區在提質升級後煥發出新的活力,鄰水縣的鄉村旅遊景點也成爲了省內外遊客眼中的“香餑餑”。

6月15日,週六,大洪河畔的黎家鄉搭界寺村,迎來了一批來自成都的客人。山上觀景、蔬果採摘、素質拓展、篝火晚會……,別樣的鄉村體驗活動,讓遊客興致勃勃而來,滿載收穫而歸。

就在幾年前,搭界寺村還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如今村裏因地制宜、多種經營,山下種上生態蔬菜,山上栽上經濟林木,水裏進行生態養殖,鄉村旅遊得到了發展,閒置的荒山變成了致富的“金山銀山”,爲村民帶來了豐厚的收入。據搭界寺村支部書記黃文建介紹,僅6月份,採摘體驗項目就已爲村裏帶來了12萬元的收入。

天意谷景區贏得羣衆點贊、搭界寺村鄉村旅遊紅火,都得益於鄰水縣大力發展全域旅遊。

近年來,鄰水縣在“產業圍繞旅遊轉、產品圍繞旅遊造、結構圍繞旅遊調、功能圍繞旅遊配、民生圍繞旅遊興”的發展思路指導下,按照“一城三帶六區”旅遊發展總體佈局,大力發展全域旅遊,旅遊模式不斷從“景區旅遊”向“全時間、全空間、全產業、全過程”旅遊轉變,初步形成以“喫、住、行、遊、購、娛”於一體的旅遊產業綜合體系,不斷豐富的產品和業態,持續推動着全縣旅遊經濟高質量發展。

據統計,今年1—5月,該縣共接待遊客336萬餘人次,實現旅遊收入近40億元,同比增長15.2%、6.42%。

鄰水縣委常委、總工會主席魯崇兵表示,下一步,鄰水縣將圍繞創建“天府旅遊名縣”目標,切實抓好旅遊經濟發展,重點做好規劃編制、品牌景區創建、宣傳營銷、招商引資、鄉村旅遊、休閒旅遊等工作,變豐富的旅遊資源優勢爲經濟發展優勢,使旅遊產業更好地爲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來源:廣安日報

美編:張興璐

責編:李玉朗 蘭 宇

監製:王道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