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浙江日報》頭版刊登報道《綠水青山不會忘記——追記溫嶺市環境監察大隊副大隊長陳奔》

6月13日上午,北京,生態環境部報告廳,陳奔同志先進事蹟報告會正在舉行。

“今天,我向大家講述一個英雄的故事,一個就生活在我們身邊的環保戰線上的平民英雄,他叫——陳奔!”報告人陶海燕的這番話,把人們的思緒拉回到了半年前。

2018年12月1日,一個週末的傍晚,身爲溫嶺市環境監察大隊副大隊長的陳奔,倒在了執法一線。犧牲時,陳奔年僅30歲,曾經的青春年少,而今永遠定格爲照片中溫和而堅定的微笑——黑框眼鏡、娃娃臉,嘴角上揚。

陳奔的離去,讓溫嶺這座海濱小城瀰漫着哀思——

“這麼好的一個小夥子,可惜了!”消息迅速傳開,當地不少企業主說;

“突然沒了依靠,以後工作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工作搭檔說;

“請你們好好寫寫他,對他是種告慰,對一線環保人是種激勵!”老領導說;

……

5年半的環保執法生涯,不算短,但也並不算長,是什麼讓陳奔如此令人難忘、不捨?在他年輕的生命歷程中,又有過怎樣的動人故事?

對妻子說的最後一句話:“今晚要加班”

直到現在,陳奔出事那天的搭檔、溫嶺市環境監察大隊大溪中隊隊員顏偉國,還時常夢到自己的隊長。

“隊長,你在哪?”多少次,顏偉國哽咽着從夢裏驚醒。2018年12月1日,一次尋常的環境執法行動,最後變成了一場生離死別的噩夢。

台州南部,大溪鎮。水泵製造、鞋業、電容製造行業密集,2018年11月29日晚,大溪中隊接到羣衆舉報,稱大溪鎮沙岸工業區施工場地上,有大量拆解下腳料及清洗過程中的污泥被傾倒。通過監控視頻,執法隊員確定了傾倒廢料的可疑車輛。

車主是綽號爲“胖頭王”的固廢傾倒團伙成員。公安部門的信息顯示,這是一起團伙作案,非法固廢傾倒的數量至少在1000噸,初步判斷屬於“重大污染環境案件”,而非法處置固廢超過3噸即可入刑。更惡劣的是,傾倒地所在的工業園區距離水源地最南端不足一千米。

“請下車接受檢查。”站在“胖頭王”車輛的左前側,陳奔出示證件,要求車內人員接受調查。

或許是因爲窮途末路窮兇極惡,“胖頭王”猛然加速,將陳奔撞飛至引擎蓋上,一路狂奔,拖行2.1公里,長達91秒。

2018年12月1日,17時55分,陳奔倒在了執法一線的血泊中,人生就此定格。事後不久,兩名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

這天是週六,早上7時多,陳奔出門時告訴妻子“今晚要加班”。

這是他對妻子說的最後一句話。

加班加點,這是陳奔的工作常態,妻子早就習以爲常。無數個夜晚、雙休日,大溪鎮政府停車場上,常常停着陳奔的車。

科班出身的陳奔,是稀缺的一線環境執法人員。2010年大學環境工程專業畢業後,他的生命似乎就註定了要熔鑄於中國環境污染治理的歷史新進程中——2011年,PM2.5進入大衆視野;2015年,修訂後的新環保法被外界稱爲“長了牙”。陳奔的母親曾爲兒子的工作隱隱擔心。有一次,她提醒陳奔:“你做的工作是擋人財路的,要小心一點。”陳奔笑了笑回答:“我知道的。”

母親的叮嚀終究成了永遠的遺憾。

同事們說,他真的有環保理想

陳奔的工作筆記本,日期停留在2018年11月30日。這天,他記着兩件事:“沙岸污泥傾倒調查”和“潘岙污泥傾倒調查”。

只有6個隊員的大溪中隊,管轄溫嶺大溪鎮和橫峯街道兩個工業重鎮,1萬多家大大小小的工業企業遍佈於此,涉及鑄造、水泵、鞋業、電容製造等行業,很多都是小企業,有的甚至是小作坊。

在一線執法,他和他的隊友,被狗咬過,被人打過罵過,哪裏又髒又臭,哪裏就有他們的身影。上任伊始,陳奔帶領隊員們在最短時間內跑遍了轄區內一百多個村子,用腳步丈量出一張環境監管的“活地圖”。

“他真的有環保理想。”這是記者採訪時,熟悉陳奔的人屢屢提及的一句話。

大溪鎮分管環保工作的副鎮長陳小康,第一次見到陳奔時心裏曾犯起嘀咕:“小夥子這麼年輕,環保工作能不能做好?”

但很快,一本翻爛了的執法手冊打消了陳小康的疑慮。“這些條法規章他隨時記着,隨身帶着。他不僅自己善於學習,還送了我好幾本專業書。”

2018年12月3日,陳奔的家屬來到他生前所在的辦公室整理遺物。翻了一遍後,他們發現,除了兩把摺疊傘、幾雙未拆的襪子和一個擺在窗臺上的船模,陳奔留下的只有各類資料、案卷和工作日記。案卷被五顏六色的鐵夾子分類歸好,一份卷宗從首頁到末頁,時間跨度多爲半年,現場經常要去上七八次。

“筆錄、現場勘查這些專業知識,全靠陳奔帶着我們去摸索。”和陳奔同一年加入環保隊伍的方成說。在他的記憶中,每一個早晨通常始於陳奔的詢問。陳奔總是在問案件還有多少,任務完成得如何,而後便行走於工廠田野間,“每天連軸轉,根本沒時間坐辦公室。”

“我以爲他是坐辦公室的,出事後我才知道,他竟然連休息的時間都沒有。兒子怕我擔心,從來不提工作的苦。”陳奔的母親一度對兒子的工作一無所知,直到一次次看到陳奔沾滿泥巴的鞋。陳奔在朋友圈裏的照片,大多都是趴在地上、蹲在河邊,還有不小心掉到污水裏,全身溼透的。

綠水青山是他的信仰。陳奔剛工作時,溫嶺的環境不比現在,糟糕的空氣質量、發黑的河道刺激着陳奔。一次,他與父親走在老家新河鎮水倉頭村的山間,呼吸着新鮮空氣,看着未被污染的潺潺流水,他對父親說:“總有一天,我會努力把溫嶺城鎮的環境治理得比這裏還要好。”

那是陳奔入職的第一年,這個剛剛踏入環保戰線的新兵立志要還家鄉一片綠水青山。

企業主說,他是古道熱腸的“鐵面包公”

與陳奔打過交道的人都說,他有冷熱兩面,執法辦案時冷麪嚴厲,施以援手時古道熱腸。

在羣衆、同事和企業主眼中,他是一個公私分明的“鐵面包公”。

“小陳隊長的廉潔奉公我們有目共睹。”59歲的大溪中隊工作人員盧昌東回憶,2018年5月,陳奔帶隊查處了一起環境違法案件,事後有人打電話說情,被陳奔一口回絕,第二次打來電話,被陳奔直接“拉黑”。陳奔任大溪中隊中隊長後,中隊未發生過一起違法違紀行爲,未出現過一起羣衆投訴舉報。

對陳奔的面冷心熱,久仁電泳廠老闆童佳深有同感。陳奔剛進入環境監察大隊時,正趕上大溪鎮電泳行業的整治。那時,大溪鎮的電泳廠環保普遍不規範,需要關停整治。陳奔每到一家電泳廠,總免不了與企業主發生摩擦。而有着“初生牛犢不怕虎”勁頭的陳奔,每次面對摩擦爭吵甚至抗拒時都會斬釘截鐵地說:“有污染,不規範,必須要關停整頓!”但與鐵面執法相隨的,還有他“熱乎”的一面——“整改中遇到問題,隨時來問我,我都會解答。”

童佳說,儘管關廠時與陳奔慪氣過,整頓時一點也不敢馬虎,但是自己對環保知識一竅不通,企業從申請環評開始便卡了殼,萬般無奈之下,他不情願地撥通了陳奔的電話。

接到童佳的電話,陳奔馬上放下手上的活,跟他講解起環評步驟和注意事項。“還有不懂的,我明天去廠裏跟你詳細講,跟你一起去辦環評也沒問題。”陳奔的熱情讓電話那頭的童佳意識到,這個小夥子當真是面冷心熱,他不是爲了執法而執法,而是真心想幫助企業走上規範的綠色發展之路。那段時間,童佳陸陸續續找過陳奔幾十次,不厭其煩的指導,無條件的幫助,讓童佳打心眼裏感謝這個年輕人。

2019年清明節,童佳一行九位企業主自發來到陳奔墓前掃墓,他們都是陳奔生前悉心幫助過的人,如今,企業發展日趨規範,效益蒸蒸日上,但陳奔卻再也看不到了。

“爲國爲民,俠之大者”。陳奔自小就喜歡武俠,也許,對年輕的他而言,爲綠色發展公平執法,某種意義上也是“行俠仗義”。在他犧牲後,深知他的妻子寫下這樣一行文字——“你走了,希望你能帶着你的寶劍去另一個世界行俠仗義。”

青山不老,英雄常在。

識別二維碼

關注我們

朋友都在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