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中芍药甘草汤主治“脚挛急”。

《说文解字》云:“脚(脚),胫(胫)也。”《新华字典》“胫(胫)”解释为“小腿,从膝盖到脚跟的一段”。

可见,在古汉语里“脚”不是今天所说的脚,而是小腿的意思。

今天所说的脚,古人谓之“足”。“挛”,《康熙字典》有“手足曲病也”的解释。“急”有“迫”义,谓病情来之迅速。

小腿的骨组织即胫骨与腓骨是不会发生痉挛的,痉挛的只能是小腿肌肉。所以,“脚挛急”说的是小腿肌肉痉挛,类似于俗语“小腿抽筋”。

从服芍药甘草汤后“其脚即伸”来看,当时病人是不能伸腿的。小腿肌肉很多,分为前群、外侧群及后群三群,其中,腓肠肌尤为显眼。腓肠肌属于强大的小腿三头肌中的两个头,和比目鱼肌一起完成屈小腿和上提足跟的动作。因此,腓肠肌痉挛在“脚挛急”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引起腓肠肌痉挛的原因很多:寒冷刺激、行走过度、睡眠姿势不好、水电解质紊乱、小腿动脉粥样硬化、缺钙等。

那么,《伤寒论》里“脚挛急”由哪一种原因引起的?估计与发汗导致的水电解质紊乱有关。

那么,芍药甘草汤缓解小腿肌肉痉挛是走哪些途径呢?首先,不是针对病因。因为导致小腿痉挛的原因很多,芍药甘草汤不可能面面俱到。其次,也不是针对小腿肌肉本身。因为芍药甘草汤对腓肠肌并没有高度选择性,对于咀嚼肌痉挛导致的小儿睡中磨牙,本方也能缓解症状。也有文献显示本方治疗顽固性呃逆,本质是膈肌痉挛。那么,能不能认为芍药甘草汤是作用于骨骼肌层面呢?也不能!现代临床用本方治疗肾绞痛、胆绞痛、痛经等平滑肌痉挛性疾病也取得疗效,说明芍药甘草汤也不限于骨骼肌痉挛。

由此可见,芍药甘草汤不是直接作用于痉挛的肌肉,不管是骨骼肌还是平滑肌。排除了病因与病变部位,芍药甘草汤最有可能作用的环节就是神经与肌肉的接头点。众所周知,肌肉的活动受神经支配,神经就是肌肉的“上司”。一旦“上司”发脾气,处于属下地位的效应器岂能独善其身。再形象一点说,神经“打个喷嚏”,相应的肌肉就要“感冒”!如果把肌肉比作电话机,把神经比作电话线,那么,芍药甘草汤作用的靶点就是机线的连接处。人们可以不损坏电话机,也不破坏电话线,通过机线分离以阻断信号;芍药甘草汤可以不干预病因,也不过问肌肉,通过影响神经肌肉的接头点来缓解肌肉痉挛。

给大家推荐《十年一觉经方梦》,点击阅读原文或扫码可直接购买

内容推荐

本书是作者多年了围绕经方写作的集子。记录了作者对经方的所思所行,还有对其他问题的思考。涵盖了经方医学的理论及实践,涉及学习经方的个人理念,对若干经方的深入探讨,对经方常用药物的认识及个人临证治验。作者跳出传统中医的思维,结合现代医学的视角来看经方。对于经方的研习来说,或许提供一些别样思路。

END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