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银川9月12日电 题:世界减贫的西海固答卷

新华社记者

上黄村农民黄占定时常站在红瓦灰白瓷砖铺砌成的新家的屋角,眺望对面山坡上曾居住了60多年的窑洞。尽管直线距离不足千米,但74岁的他却再也爬不过40余米深、长满树和草的山沟了。

新家宽敞的院子里晒着喂牛的干草,客厅里沙发、茶几、电视一应俱全,花盆中的四季果挂满了红彤彤的果实……这是黄占定住过的第三套房子。2007年,他从窑洞搬到了砖瓦房,9年后,小儿子花7万多元建起这幢新居,把他接过来一起生活。

“生活好着呢!米、面、菜、肉,想吃啥就吃啥。”老人说。

上图为黄占定一家过去居住的窑洞,下图为现居住的新家。新华社记者赵倩 摄

上黄村位于宁夏固原市原州区河川乡,属“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地区。联合国专家曾来此考察,评价其“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在黄占定的记忆中,这里十年九旱人喊渴、生态脆弱产粮少、山大沟深路难行,百姓连年挣扎在温饱线上。

历史数据也有效印证:1982年,西海固贫困核心区固原地区(现为固原市)农民人均收入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0%,84.61万人靠吃救济过活。

如何找到一条适合自身、富有成效的减贫道路,许多国家和地区一直在探索。而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反贫困斗争的任务更为艰巨。

1982年12月,中国启动“三西”扶贫开发计划,每年拨专款2亿元支持宁夏西海固、甘肃河西和定西农业建设,中国政府主导的减贫事业由此发端。此后30余年,西海固历经“双百”扶贫、千村扶贫、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和精准扶贫等,中央投向宁夏的430余亿元扶贫资金大部分拨付这里,终让这片贫瘠土地“脱胎换骨”。

图为固原市泾源县大湾乡杨岭村。新华社记者王鹏 摄

“鸡叫水”,西海固农村一个语带苦涩的说法,就是在天没亮公鸡打鸣之时就去河沟里抢水,起得晚了,一家人这一天只能干着嘴皮子了。

黄占定至今仍不舍得扔掉担水的铁桶和扁担,小儿子黄玉弟院里院外有两口水窖,被吃水难怕了的他们见水窖有水心里才踏实。

“那时只能去沟底担水,牛羊也在沟里喝水,费老大劲担回来的水总有股味,但没办法,要活命就得吃。”黄玉弟说。

2016年10月,投资39.4亿元的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工程建成通水,当地百姓终圆“安全饮水梦”,上锁的水窖、驮水的毛驴、拉水的蹦蹦车渐成历史。目前,固原市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94.5%。

水,更是这方人自力更生的关键。“只有破解水困,才能破解贫困,否则投入再多人力、物力、也会深陷‘卡脖子旱’。”宁夏水利厅厅长白耀华说,现在西海固治水方略是南引泾河水、北调黄河水、用好当地水,在不断增加水资源的同时,通过高效节水手段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让水循着价值规律流动,把每一滴水用到极致。

目前,固原市每年从黄河引水1100万立方,未来宁夏将继续扩大引黄规模。有了黄河水,原州区大面积种植冷凉蔬菜,隆德县中药材长势喜人,红寺堡区酿酒葡萄成就“紫色梦想”……

图为固原市西吉县农户在收割西芹。新华社记者王鹏 摄

每年5月,在河川乡寨洼、康沟两村交界的荒山上,经济效益高的油用牡丹次第盛开。宁夏瑞丹苑油牡丹产业有限公司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形式打造万亩生产基地,2014年至今已种植六千余亩,其中合作社入股两千余亩。

“相比玉米、马铃薯等传统产业,油用牡丹更节水,但我们仍引进全套滴灌设备,最大限度省水降成本。”公司项目部负责人史乐说。

今年以来,固原市因地制宜布局了38个“一棵树、一株苗、一枝花、一棵草”试验示范园,在2万亩土地上试种269个品种,以选准更多耐冻耐寒耐旱新品种,探索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相结合的“绿色+”之路。

移民搬迁,亦是拔掉西海固“穷根”的重要举措。面对“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窘境,35年来,宁夏探索实施了六次大规模移民,累计从西海固移民120余万人,让他们得以在近水、沿路、靠城的区域谋生。

外因是助力,内因才是根本。固原市扶贫办副主任王淑玲说,探究这里的脱贫密码,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尤为重要,“农民讲习所”富脑袋、“脱贫光荣户”立榜样,正向激励机制变“等着扶”为“干着扶”。

2014年,黄玉弟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中央精准扶贫政策帮扶下,他把羊换成了牛,爷俩精心饲养。今年,他新修牛圈,政府也补贴了6000元。“现在国家政策好,干啥都有扶持,我们有信心把光景过好。”他说。

图为王秀琴在采摘蘑菇。新华社记者赵倩 摄

黄玉弟妻子王秀琴更是“巾帼不让须眉”。去年,她与村民合伙建起了两栋大棚,种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发的新品种“花菇”,其营养价值高、经济效益好,“这两天每天产300多斤,一拉到市场很快就销售一空,根本不愁卖”。

数据显示,仅2011至2017年间,固原市贫困人口从50.1万下降到9.55万,贫困发生率从38.3%下降到8.4%,阶段性成效显著。但同时,西海固仍面临贫困人口多、脱贫产业规模小、链条短等问题,还需持续发力。

按照中国政府的脱贫攻坚路线图,到2020年,中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将实现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专家表示,这不仅是中国消灭贫穷问题,更是为人类社会作出的巨大贡献。

黄占定四个孙子都脱离了土地,过上与先辈完全不同的生活:在城里做生意、工作,小孙子还在机场修飞机。

“社会好了,我却老了。”黄占定说,真希望自己能再年轻一点,走出这个小山坳坳,多体味这个时代的幸福生活。(新华社记者艾福梅、刘明洋、夏晓、赵倩)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