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赣粤古道咽喉要道上,有一条长孤形大桥横跨虎山河,它就是玉带桥,玉带桥位于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虎山乡。

玉带桥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建成,是由虎山当地的富翁余凤歧募资筹建,故又名“凤歧桥”,在古代这里是属于赣粤古道,商贾云集,是通过广东和平、连平咽喉。

玉带桥为二墩三孔屋楼式拱桥,二墩立于急转直下的激流之中,其一紧靠河岸,护住河堤,其一形如驳船,桥墩全用青砖堆砌。玉带桥全长81米,非常的壮观宏伟镶嵌在两山之间,路过的商贾不禁发出“远近闻名玉带桥,两岸峻峰入云霄。奔腾河水泻千里,玉带飞锁两山腰”的感叹

余凤歧乞讨修石桥

玉带桥是一座充满故事的石桥,修建者余凤歧也因此成为赣南客家妇孺皆知的人物。当时虎山河水急流滔滔,两岸如隔千里,对来往行人来说极不方便,不时有人葬身其中,当地富翁余凤歧便立志修桥,但是余凤岐在修桥的途中因为资金短缺,不得不把工程停下来,只能沿街乞讨,但她非常好运,走了不远便被一个好心的寡妇知晓,寡妇倾其家所有,付给余凤岐银两,石桥才得以完工。

余凤歧修桥故事感动了赣州地区当地历代老百姓,这是规模宏大的石拱屋桥,据考证也是江南地区最长的弧形拱桥,这座桥体现的是古人的超凡智慧和余凤歧为民服务的精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