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很多人拿《如懿传》和《延禧攻略》做对比。暂且抛开剧情和服道化不提,只谈男主角。不少网友认为,同样饰演乾隆,片酬300万的聂远的演技胜过了片酬5000万的霍建华。为何说5000万片酬霍建华,不如聂远演得好,看完三个细节就明白了。

《延禧攻略》里聂远演的乾隆,人设并不讨喜。辜负了发妻还利用她的死整治朝纲,因私心拆散了璎珞和傅恒,后来和璎珞恋爱时又像个小肚鸡肠的小学鸡。因此,衬托得男二紫禁城城草傅恒愈发温柔、痴情、白月光。

然而就这样一个人设,被聂远老师演绎出了灵魂和魅力。他的无情里有挣扎,他的嫉妒里有眷恋,他的帝王姿态里有睥睨天下的气度,也有不与人说的孤独。他用演技赋予了这个纠结的人物通顺的行为动机和情感脉络。

霍建华作为《如懿传》的唯一男主,按理说人物形象应该更丰满更打动人。而他演绎出来的形象似乎有些苍白和单调了。总体而言,整个人感觉是“丧的”,缺乏帝王的气场,表情也比较单一。

(有人说皇帝喜怒不形于色,其实是分人的。雍正经历了九龙夺嫡,阴郁多疑,虽有帝王之才仍免不了如履薄冰。而乾隆正好相反,康熙爷疼爱,一生平顺,他就自恋活泼不拘束。延伸讨论,和剧无关。)

『姿态』

聂远懂的姿态要因场景而异。面见大臣时,身姿挺拔,有久居高位的威仪和霸气。和妃子相处时就放松下来。另外,他骑马、练武甚至是走路,都有天潢贵胄的气魄。

反观霍建华,整部戏姿态都垮垮的,每次一坐,就瘫在椅子上,不像皇帝,倒像个纨绔公子哥儿。

『哭戏』

微表情对演员来说尤其重要,微表情能准确地传达情绪、刻画人物心理,所以有些演员整容后脸僵了、或是天生面瘫脸演戏才会有很大的局限性。

拿丧妻这一场哭戏的微表情来说,同样是一眼流泪,聂远生生演出了“右脸是丈夫的悲痛”、“左脸是帝王的无情”。

而霍建华相比之下就有些木然了。虽然剧中有些片段也可圈可点,可惜演技并没有贯穿全剧。

『年龄层次感』

很多男演员对年老的演绎,仅限于加一条胡子。就像很多女演员对黑化的演绎,仅限于加重眼妆。

而聂远年少时和容音进宫,意气风发、眉目含情。中年时俯瞰盛世,傲娇自恋又霸道无情。老年时更是神仙演技,情态、声音都沧桑之感,但生理衰老却依然有君王的威严,还多了一分知天命的透彻,一分对身边人的疼惜与爱怜。

一个好演员能吃透角色,每一个表情都有戏,举手投足都入境,聂远做到了。

就凭这两部剧的演技而言,聂远不该只有300万。不得不说,这次的于正要更聪明。

若从业者能将作品重心从明星转移到剧本,选角定时看重演技而非流量,国产剧才会更有希望。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