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周恩來總理堪稱“完人”,一生中都找不到任何污點。但在“文革”中,江青等人卻抓住了周總理早年的一件事——伍豪脫黨事件,藉此來攻擊周總理。

那麼,這個“伍豪脫黨事件”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那是1931年4月,中共特科總幹事顧順章被捕,供出了周恩來等人的行蹤。好在周恩來及時得到了消息,才得以脫身。負責此次抓捕任務的人叫張衝,是國民黨中央組織部調查科(“中統”的前身)總幹事,沒有抓到周恩來,讓他大失所望,就想了一個辦法,在《申報》《新聞報》等報紙上刊登了一則《伍豪等脫離共產黨啓事》。

熟悉周恩來的人都知道,周恩來年輕時在天津成立了覺悟社,用的化名就是“伍豪”,鄧穎超的化名爲“逸豪”,這是衆所周知的事。

張衝刊登這則啓事,自然是想陰謀陷害周恩來,讓他跳進黃河洗不清。

這件事,確實也曾給周恩來帶來過很大的困擾,尤其是王明等人的蓄意挑撥,曾讓周恩來受到了不小的信任危機。但周恩來心底無私天地寬,最終讓這場陰謀化爲烏有。

這次陰謀的策劃人張衝,自然應該受到強烈的譴責。但是,歷史的複雜就在這裏,壞人並不是一直都壞,就是這位張衝,後來又成了爲國共兩黨爭取和平的民族英雄,他去世後,周恩來還親自去爲他祭奠,稱他是摯友。

改變的起因,仍然是“伍豪事件”。

1936年4月,《申報》又刊登了一個《尋找伍豪啓事》,請“伍豪”於6月6日到某酒店相見,有要事相商。這則啓事的策劃人,仍然是張衝,不過,這次他的目的是和平。

在之前的幾年中,張衝接觸了很多共產黨人,對他們的理想和意志越來越敬重,也越來越打破了之前對共產黨的印象,因此,就想邀請周恩來,化解國共雙方的矛盾。

中共鑑於形勢險惡,沒有同意讓周恩來出面,而是先派潘漢年去做一個試探。張衝雖然有點失望,但對潘漢年也是聞名已久,從此兩人成了朋友。

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跟共產黨有過親密接觸的張衝,受到了蔣介石的重用,成爲蔣介石與共產黨之間的密使,爲國共雙方的和平做了大量工作。

在一次宴會上,經潘漢年引薦,張衝與周恩來第一次見了面。周恩來也爲張衝的努力感到非常欽佩,就握着張衝的手,爽朗地說:“來,張先生,爲我們在今後的談判中竭誠合作而乾杯!”

張衝本來還有些忐忑,畢竟自己曾陷害過周恩來,但見周恩來完全沒有怪罪的意思,這才放鬆下來。從此,兩人成爲國共雙方的直接聯繫人,張衝也越來越被周恩來巨大的人格魅力所折服,更加對自己當年的所作所爲深深愧疚。

(圖:張衝與周恩來、葉劍英合影)

1939年的一天,周恩來從重慶回延安,但在重慶機場,卻遭到了機場工作人員的刁難,讓他出示離境證件。周恩來知道,這是有人在故意刁難,就給張衝打了個電話。張衝一聽,立刻跑去找蔣介石,要了一份蔣介石的手令,驅車趕到了機場,周恩來這才得以成行。

回來後,張衝非常憤怒,對工作人員說:“他們連周恩來都要阻攔,是什麼居心!國共反目對他們有什麼好處!”

可惜的是,張衝因連年操勞,患上了重病,於1941年8月11日病逝,年僅37歲。

周恩來聽說後,極爲悲痛,親自去爲他祭奠,並寫下輓聯:“安危誰與共?風雨憶同舟!”

鑑於他爲國共和平所做的巨大努力,毛主席、朱總司令也爲他送去了輓聯,在朱總司令的輓聯中,稱讚他爲“國士無雙”。

後來,周恩來聽說張衝還留下兩個孩子,哥哥叫張炎,妹妹叫張雪梅,就託人給他們帶話,說張衝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以後有什麼困難儘管來找我。

建國後,張炎因爲身份問題,找不到工作,就壯着膽子到了北京找周總理。周總理二話不說,就給他安排了個不錯的工作。張炎去世後,他的遺孀又給周總理寫信,希望能解決女兒的戶口問題,也得到了周總理的妥善安排。

直到晚年,張炎的女兒每次提起周總理,都會感激涕零。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