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司号制度,嘹亮高亢的军号声即将重回军营。10月1日开始,军号将响彻神州大地。解放军恢复司号制度,把荣誉与热血每天唱响。这不是重大武器,却胜似重大武器。真的,如果您了解了下面的故事,一定会同意这种说法。

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一战成名,扬威世界。美国参战人员撰写的回忆录里,无不提及志愿军英勇善战、军令如山、意志如钢。这些话,在这里就不再重复了。我们全体中国人今天的民族自豪、国家自豪,跟这场战争有着割舍不断的关系,先辈们以感天动地的牺牲精神,不畏强敌,立下惊天功勋,给我们留下永远不可磨灭的财富。

冲锋,迎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喊杀声与军号声威震敌胆。在《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一书中,有关于中国军队冲锋号的描述:他们听到了一种类似于某种亚洲风笛一样的乐器声音。起初,有些军官以为是英国旅的援军到了。然而,这是从军号与喇叭里发出的一种诡异的声响。对于这种声音,只怕很多人会在此后终生难忘,因为他们很快就知道,这种声音不仅代表着中国军队即将投入战斗,同时还是对敌人的一种强大的威慑力。

我们的文字,往往感情化色彩比较浓厚,美国人所讲的“强大的威慑力”,是否只是一句虚言呢?其实不然。威慑力是实实在在的。在1950年底的釜谷里之战中,军号产生了出其不意的效果。当时,志愿军一个连阻击“联合国军”部队进攻,经过惨烈的拉锯战,这个连拼到只剩下7个人。敌人有人员和装备优势,阵地就要失守了。怎么办?“嘀嘀嗒、嗒嗒嘀……”关键时刻,司号员郑起吹响了冲锋号。敌人摸不着头脑,以为志愿军援军到了,要发起反冲锋,于是一股脑退却。当时,最近的敌人距离郑起只有十几米,也没敢开枪。要知道,“联合国军”这支部队装备了火力强大的重型坦克,当时也在攻击的前沿。

“这是一种铜制的乐器,能发出一种特别刺耳的声音。在战场上,只要它一响起,共产党军队就如着了魔法一般,全部不要命地扑向联军,每当这时,联军总被打得如潮水般溃退。”接替麦克阿瑟任“联合国军”总司令的李奇微在《朝鲜战争回忆录》中这样写道。

哪有什么魔法?李奇微应该知道,志愿军钢铁般的意志,源于我们的理想信念,源于对国家民族深沉的热爱。危难时刻,那些原本普普通通的工人、农民、市民,也会成为钢铁般的战士。保家卫国,甘洒热血,军号声声,如闻家国召唤,这不仅成为中国军队的精神利器,也是铭刻于中国人心中的精神符号。

然而,由于通讯手段的进步,军号一度从军营中消失。此次恢复军号制度,是从战略上做出的考量,真正深化改革,强军兴军,就要全方位提升军力、塑造战力。其中,像荣誉制度、军号制度、退役军人事务部等,都是题中应有之义。

根据公开报道,军队恢复司号制度,区分为作息类、行动类、仪式类三类21种号谱。作息号包括起床号、出操号、熄灯号、休息号等自今年10月1日起全面实施。其余两类军号,在明年8月1日起实行。情感的纽带,神圣的仪式,尚武的标志……嘹亮奋进的军号,必将从心底进一步唤醒斗志、塑造军魂,我们的军队更有力量!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