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復司號制度,嘹亮高亢的軍號聲即將重回軍營。10月1日開始,軍號將響徹神州大地。解放軍恢復司號制度,把榮譽與熱血每天唱響。這不是重大武器,卻勝似重大武器。真的,如果您瞭解了下面的故事,一定會同意這種說法。

在朝鮮戰場上,志願軍一戰成名,揚威世界。美國參戰人員撰寫的回憶錄裏,無不提及志願軍英勇善戰、軍令如山、意志如鋼。這些話,在這裏就不再重複了。我們全體中國人今天的民族自豪、國家自豪,跟這場戰爭有着割捨不斷的關係,先輩們以感天動地的犧牲精神,不畏強敵,立下驚天功勳,給我們留下永遠不可磨滅的財富。

衝鋒,迎着敵人的炮火前進,喊殺聲與軍號聲威震敵膽。在《最寒冷的冬天:美國人眼中的朝鮮戰爭》一書中,有關於中國軍隊衝鋒號的描述:他們聽到了一種類似於某種亞洲風笛一樣的樂器聲音。起初,有些軍官以爲是英國旅的援軍到了。然而,這是從軍號與喇叭裏發出的一種詭異的聲響。對於這種聲音,只怕很多人會在此後終生難忘,因爲他們很快就知道,這種聲音不僅代表着中國軍隊即將投入戰鬥,同時還是對敵人的一種強大的威懾力。

我們的文字,往往感情化色彩比較濃厚,美國人所講的“強大的威懾力”,是否只是一句虛言呢?其實不然。威懾力是實實在在的。在1950年底的釜谷裏之戰中,軍號產生了出其不意的效果。當時,志願軍一個連阻擊“聯合國軍”部隊進攻,經過慘烈的拉鋸戰,這個連拼到只剩下7個人。敵人有人員和裝備優勢,陣地就要失守了。怎麼辦?“嘀嘀嗒、嗒嗒嘀……”關鍵時刻,司號員鄭起吹響了衝鋒號。敵人摸不着頭腦,以爲志願軍援軍到了,要發起反衝鋒,於是一股腦退卻。當時,最近的敵人距離鄭起只有十幾米,也沒敢開槍。要知道,“聯合國軍”這支部隊裝備了火力強大的重型坦克,當時也在攻擊的前沿。

“這是一種銅製的樂器,能發出一種特別刺耳的聲音。在戰場上,只要它一響起,共產黨軍隊就如着了魔法一般,全部不要命地撲向聯軍,每當這時,聯軍總被打得如潮水般潰退。”接替麥克阿瑟任“聯合國軍”總司令的李奇微在《朝鮮戰爭回憶錄》中這樣寫道。

哪有什麼魔法?李奇微應該知道,志願軍鋼鐵般的意志,源於我們的理想信念,源於對國家民族深沉的熱愛。危難時刻,那些原本普普通通的工人、農民、市民,也會成爲鋼鐵般的戰士。保家衛國,甘灑熱血,軍號聲聲,如聞家國召喚,這不僅成爲中國軍隊的精神利器,也是銘刻於中國人心中的精神符號。

然而,由於通訊手段的進步,軍號一度從軍營中消失。此次恢復軍號制度,是從戰略上做出的考量,真正深化改革,強軍興軍,就要全方位提升軍力、塑造戰力。其中,像榮譽制度、軍號制度、退役軍人事務部等,都是題中應有之義。

根據公開報道,軍隊恢復司號制度,區分爲作息類、行動類、儀式類三類21種號譜。作息號包括起牀號、出操號、熄燈號、休息號等自今年10月1日起全面實施。其餘兩類軍號,在明年8月1日起實行。情感的紐帶,神聖的儀式,尚武的標誌……嘹亮奮進的軍號,必將從心底進一步喚醒鬥志、塑造軍魂,我們的軍隊更有力量!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