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他們不計回報的付出,垃圾分類工作才越來越好”| 垃圾分類蹲點日記6月18日

★ 時間:6月18日 星期二

★ 天氣:大雨

★ 地點:徐家彙街道 愛建城小區

預報的梅雨如期而至,從夜裏一直下到白天。

早晨7時45分,四位神采奕奕、頭髮花白的志願者已走上崗位,分別在愛樂、愛和、愛博、愛邦4座大廈樓下的垃圾臨時投放點,監督居民分類倒垃圾。

記者蹲點現場拍攝的視頻

說是監督,很多時候,這四位頭髮花白的志願者都是親力親爲。

愛博大廈樓下,陸老師戴着一個綠口罩,雨傘搭在右肩,右手腕壓住傘柄,外套下襬處隱隱露出平安志願者的紅袖章,兩手帶着透明的一次性手套,將溼垃圾桶中的塑料袋一個個掏出來,擺在地上,紅的、綠的、白的、紫的,堆了一地。

只見她彎腰拾起一個塑料袋,動作麻利地破袋,挑出剩飯、菜葉、瓜皮,倒入溼垃圾桶,袋子裏的塑料袋、餐盒、紙巾被揀到一旁的幹垃圾桶。

15分鐘後,全部垃圾分揀完畢。

不知不覺中,她的臉、衣袖、後背、褲管都被雨水打溼了,但她卻絲毫沒有在意。

這是昨晚11點到今天早上倒的垃圾,落雨天,人家更加不樂意破袋了。

67歲的陸老師曾在小區居委會工作過10年,退休後聽說小區徵集垃圾分類志願者,她主動報名,來發揮餘熱,週一至週五早上7時45分開始,每天執勤1小時。

“小孩大了,家裏沒什麼事,出來做點公益活動。”她樂呵呵地說。

“有了他們不計回報的付出,垃圾分類工作才越來越好”| 垃圾分類蹲點日記6月18日

一名志願者幫忙將垃圾分類

一旁白衣黑褲的保安主管楊彬頭頸夾着藍格子雨傘,兩手張開撐起一隻大號黑色垃圾袋,裝滿幹垃圾後紮緊袋口,放在一邊。

早晨是全天倒垃圾的第二個高峯,第一個高峯是在晚上6點到8點半,晚上6點鐘清空的垃圾桶,到晚上8點半又滿了。晚上7點到8點也有志願者監督倒垃圾,他們分得很認真,也很辛苦。

保安主管楊彬說。

這時,又有一位居民來丟垃圾,一個垃圾袋內裝着乾溼混合的垃圾,保安主管和陸老師異口同聲地說,垃圾要乾溼分開。

陸老師一邊說,一邊接過垃圾袋,打開分類,揀出一個完整的糉子,撥開糉葉後,米團丟進溼垃圾桶,糉葉則丟入了幹垃圾桶。

30多分鐘過去了,所有垃圾分揀完畢,陸阿姨叫來大廈保安,保安提着簸箕、掃帚,將散落在地上的垃圾掃起來。陸阿姨則走進大廈一樓保安室裏的小隔間,借水斗洗手。她告訴記者,“我們到哪裏洗手,居委第一天執勤時就都落實好了。”

“有了他們不計回報的付出,垃圾分類工作才越來越好”| 垃圾分類蹲點日記6月18日

大廈樓門口“站崗”的垃圾分類志願者們

另一邊,愛樂大廈樓門口雨篷下,近70歲的張老師左胳膊帶着紅袖章,向過往倒垃圾的居民詢問,“幹垃圾,還是溼垃圾?”

回答“乾的”的居民被放行,居民獨自扔到垃圾桶內,回答“溼的”的居民則由張老師陪同,撐傘走到10米外的垃圾投放點,破袋投放後回到雨篷下。

落雨了,不方便,天氣好的時候,我都是拿個小板凳坐在垃圾桶邊上,居民來了,站起來提醒正確分類。

張老師手指一個低矮的摺疊椅,椅子是阿姨從大門門衛室借來的,“還有長嘴鉗子和剪刀,都是爲方便分揀垃圾新買的”。

“你知道,口香糖是幹垃圾,還是溼垃圾?實際上是幹垃圾。”通過媒體的宣傳和居委會的宣傳紙,張老師學習垃圾分類知識非常仔細,並在不斷的實踐中擴充知識儲備。

像陸老師和張老師這樣的志願者,小區裏一共有43位。

“有了他們不計回報的付出,垃圾分類工作才越來越好”| 垃圾分類蹲點日記6月18日

愛建城小區有43位協助垃圾分類的志願者

愛華居委的袁書記翻出排班表,43位志願者的姓名、聯繫方式一目瞭然。他們有的是週一到週五工作日早晚值班,有的雙休日執勤,偶爾請假換班,袁書記都劃了波浪線,“這樣的情況非常少,絕大多數時間,他們都是早來晚走、風雨無阻”。

袁書記說,

志願者大都是本小區的離退休人員,還有4位是旁邊小區的,他們覺悟高、熱心小區事務,責任心強,做事認真,上崗後受到居民的交口稱讚,有了他們不計回報的付出,小區的垃圾分類工作纔有可能做得越來越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