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風水,看,說法是觀察、選擇,看風水的目的就是選擇最適合的環境,是趨吉避凶,其指導原則全都來源於《易經》,難怪人們說起,易經》總是聯想到“算命”、“風水”之類的。

(一)根據《易經》天人合一理論看風水

《易經》高度強調天人合一,所以看風水首先要以“天時地利人和”爲準則,當“天時地利人和”三者達到最和諧狀態的氣場,風水稱爲生氣。生氣是吉氣,吉氣場是最適合人類的,是氣順、氣聚、氣乘之地。與此相對,死氣則是要避開的,死氣是什麼?指氣散、氣逆、氣亂的環境。所以看風水要達到趨吉避凶的效果,關鍵就是要會區分生氣和死氣。

比如人的髒氣和天相應。以洛書方位而言,洛書一數和北方相應,於人體應於腎,腎虛者則比較適合於北方;而洛書九數和南方相應,於人體應於心,心氣不足者最適宜於南方;洛方三數和東方相應,於人體應於肝,故東方之位最適於肝虛者;洛書七數和西方相應,於人體應於肺,故西方最適合肺虛之人;洛書五數和中央相應,於人體應脾,故脾虛者,多適宜於中央。

應該注意的是河圖洛書裏的數,不是現在計數那個1、2、3、4、5,而是“象”,就像八卦一樣,代表是的類,是屬性,所以風水說的什麼人適合居住在哪個方位是不簡單的、機械的對應關係,而是一個靈動的關係把握。

風水學裏的形勢派,主要關注山形的走勢,水流的分佈,氣的流行等等,講究背有靠山,實際上完全是從中國地理形勢出發來選擇宜居的環境,因爲靠山能夠擋住從北方而來的季風。

(二)根據《易經》陰陽理論看風水

看風水要根據陰影平衡理論,看山水的分佈是否協調,總原則是要陰陽協調。山爲陽,水爲陰,看山水的分佈是否協調也就是看陰陽是否協調,天爲陽,地爲陰,所以要天氣、地氣協調,也就是要天氣充沛,地氣不乏,天氣與地氣的關係正如風水家所說:“氣之陽者從風而行,氣之陰者從水而行”。所以看風水,實際上就是看某一個窨環境的陰陽狀況,包括陰陽之氣的多少、聚散、逆順、行留等。

天地是一個陰陽合和的整體,人體也不例外,是一個陰陽相合的小整體,如《易經•繫辭》:“陰陽合德而剛柔有體”,就是說,人體這個小宇宙的陰陽,和天地大宇宙的陰陽不斷地保持着動態平衡,人的陰陽平衡有賴於外界環境的陰陽平衡。因此,選擇一個有助於人體與外界陰陽協調的環境居住,對人健康長壽當然有益。風水學中的合理內核,正是《易經》陰陽理論的體現。

風水字要求人居環境宜選擇山天水抱的環境,面南向陽的住宅,無非是取其陰陽協調、剛柔相濟,使人體這個小宇宙的陰陽合體,更能適應外界的大陰陽合體,從而達到天時地利人和最佳時空狀態。

因此看風水要根據《易經》陰陽理論、選擇陰陽平衡、和諧的環境,這是看風水的宗旨。陰陽、動靜、剛柔是否協調是風水的“魂”。

看風水首先要看山與水,就是因爲山爲陽,水屬陰,陰陽和諧的山水,風水才佳。風水的內層是太極陰陽合抱,以之作爲陰陽氣場和陰陽方位的選擇標誌,正是體現了《易經》陰陽平衡理論在風水學中的核心地位。

(三)根據《易經》的氣理論看風水

《易經》說:“精氣爲物,遊魂爲變。”意思可以理解爲大自然中的氣在不停地變化着,這氣包括陽氣和陰氣,它呈現着陰陽盛衰變化和陰陽消長轉化情況,選擇氣場,這是要選擇陰陽之氣的多少、聚散、逆順、和行留,比如選擇氣場最好的地方建住房、安牀、放辦公桌等,這對人的心理及生理來說都是有益的,尤其人經常在的地方一定要挑選氣最好之處,這是合理的,也是風水學的合理內核。

風水字選擇氣場,更應以《易經》的陰陽氣化理論爲依據。比如根據《易經》的陰陽盛衰理論,結合洛書和後天八卦的方位,測得某一空間環境的有陰陽盛衰分佈狀況,再根據人體的陰陽盛衰狀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位置牀、布桌,如陽長陰消的方位是陽氣最盛也是最具有生氣的位置,則宜放寫字檯、辦公桌之類,取其能充分獲得陽氣,尤其對陽虛之人更適用。反之,陰長陽消的地方,陰氣最盛,陽虛之人就不適合。

(四)利用《易經》的太極、洛書、八卦等思維工具看風水

風水學納入了太極、洛書、八卦等,由於這些範疇集中地反映了《易經》的陰陽氣化原理,體現了陰陽之氣的盛衰變化及陰陽消長理論,因此爲人類選擇環境氣場提供了合理性參考。

就是以後天八卦和洛書的數字相應,再與方位相配合,再納入干支和九星而成的。其中的八個方位分別被命名爲:生氣、延年、天醫、伏位、絕命、五鬼、禍患、六煞,八個方位各有其吉凶狀況的描述,從而構成了傳統羅盤學趨吉避凶的主要依據。

風水羅盤可以說是一個包羅萬象的工具,中央的位置代表了太極,周圍的各個圈圈,有天文的,有地理的,有時間的,有空間的,把環境中的各個因素都包括進去了。不過她用的是“符號”思維,符號就是五行八卦、天干地支等等。利用這個羅盤,我們可以判斷某一個具體環境的氣態的狀態及其變化的趨勢,然後再依據某個人的具體情況考慮什麼方位、什麼時間、什麼構造對此人最適宜的。

而我們知道八卦、是《易經》的符號系統,漢代京房創立納甲法之後,《易經》又通過天干地支等與天地萬物加強了聯繫,所以風水似乎離不開《易經》,從風水羅盤的構成上就可見一斑。由此更可見風水與《易經》有非同一般的“親密關係”。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