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開學,忙碌的可不僅僅是小學生還有很多的家長們——剛剛過去的暑假,很多家長彷彿經歷了一場持久戰,該給孩子報什麼課外班,送孩子去哪些夏令營……一個個問題就像這夏日的豔陽無時無刻圍繞着每一個家中有娃的家長們。一位河南農村的50歲媽媽,卻用她的家庭“編程學習”筆記爲大家降了暑。

9歲的優優來自河南南陽的普通農村,生活中的她開朗愛笑,喜歡音樂和畫畫,對待學習也是充滿熱情。剛剛過去的暑假,她通過在線學習,熟練掌握了“動作與循環”、“隨機數”、“負數”、“座標和條件判斷”等編程基本邏輯,製作了35個編程作品,完成了數千行的編程代碼。雖然到成爲程序大牛還有很遠的距離,但一位9歲的小朋友來說,“成就”稱得上了得。

這樣一位“前衛”的小朋友,卻是由其年過五旬的農村母親教導成才的。

每次聊起優優,優優媽總是有很多話說。優優媽雖然身在農村學歷不高,也不太會使用電腦手機,但是一直特別關注孩子的教育,在培養孩子上非常用心。

“老大的時候家裏的條件不好,等到孩子上初中了才借錢給孩子買了臺電腦,現在條件好了,希望可以給老二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由於早年家裏條件的不足,所以她更加珍惜孩子的教育機會,雖然老大已經考上了不錯的大學,貌似有了可複製的經驗,但是對於老二教育她絲毫不懈怠,不僅根據自身與社會的發展不斷與時俱進,而且還跟孩子一起學習起來。

在學習編程的過程裏,她堅持陪着孩子一起學習。雖然不太會使用電腦,但是每一堂編程課,她都會仔細地爲孩子做好課程筆記,

“我只是想幫助孩子多掌握課程上的內容。優優平時有課外班,沒有時間做編程課的筆記。所以我幫她寫下來,以便她好查找。這只是我想幫她這樣做,其實她從不看我筆記,有不會的就調出以前的課程重新看看。”

“昨天晚上她放學回來,我說最後的那個雪花的作業不會做,怎麼做都做不好。她一聽,連忙來幫我忙,一會兒就做好了。看,無形中,我又讓她練習了一遍。俺就是想讓孩子多學點東西,可是我歲數大了,啥也不會。很多時候就是鼓勵她——看,媽媽還在認真學習新知識新技能,你那麼聰明,肯定一學就會!”

很多家長一邊抱怨孩子癡迷手機、不理解家長苦心,一邊無時無刻不在刷着越發無聊的朋友圈,一位50歲的農村媽媽卻選擇和孩子一同成長,共同掌握“編程”這種前沿技能。

通過一個人的言行來影響另一個人的心靈——這纔是教育的本質,爲優優和她的媽媽點贊!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