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富士經濟調查公司12月12日發出的市場預測,到2030年,燃料電池(FCV)市場將比2016年度增加170.6倍,達到2兆6270億日元。以日本和北美爲中心,fcv的市場擴大。預計,到2020年以後各企業的量產體制將得到調整,市場將會大幅增長。

燃料電池市場到2030年將擴大170倍,燃料電池和純電動誰是金礦?

而引領市場擴大的是豐田汽車的“Mirai”和本田的“Clarity Fuel Cell”等日本勢力。Mirai是2014年12月上市的量產型氫燃料電池車型。在今年廣州車展中,第二代Mirai也出現在了現場,它充氫後的單次續航超過700km,最大輸出功率113kW,峯值扭矩達到335Nm。

與之相對應的本田,於2016年3月發售了Clarity Fuel Cell,該車最大的特點是,考慮到其他電動汽車型的同步發展,本田開發了共享平臺,可以在同一款車上提供三種動力方式。

燃料電池市場到2030年將擴大170倍,燃料電池和純電動誰是金礦?

本田社長八鄉隆弘表示:“在2030年,將把車輛銷售數量的2/3換成HEV和PHEV、電動汽車(EV)、燃料電池FCV等汽車。”他們將利用共同的平臺,瞄準電動汽車的低成本化和共享平臺化開發的加速。

近年來,出於對節能環保的考慮,各國都在推動新能源車型的投放,在燃料電池車方面,也不只有日本車企在進入。韓國現代汽車公司比豐田更早進入FCV市場,早在2013年,現代推出了FCEV 版的途勝,當時以在歐洲的個人和政府機構租賃銷售爲開端,開始向美國和韓國投入,但銷量只有數百輛。

不過現代並未停止對FCV的佈局,並在近期,發佈了其第三代氫燃料電池汽車,暫命名爲FE,量產版車型將會在2018年正式上市。現代汽車集團環境技術中心首席代表李記相LEE KISANG專務表示,環保汽車最終將會發展到EV(電動車)和FCEV(燃料電池車),它們兩個應該不是相互競爭的關係,而是在市場上起到互補和共存的作用和關係。言下之意,現代汽車將實現EV和FCEV協同發展。按照規劃,2020年以後,現代的FCEV 產品線將逐漸涉及商用車領域。

燃料電池市場到2030年將擴大170倍,燃料電池和純電動誰是金礦?

在歐洲市場上,戴姆勒的燃料電池經驗較爲豐富,十多年來一直在研發FCV技術,並已經生產出少量測試車型(包括奔馳B-Class F-CELL),其曾承諾2017年將在多個市場推出新的梅賽德斯奔馳GLC F-Cell車型。不過今年年初,戴姆勒表示,隨着電池價格持續下降,公司將把重心轉至純電動車型,弱化氫燃料電池汽車(FCV)的地位,其意似乎已經放棄了燃料電池車。

燃料電池,被認爲是面向未來世界的新型動力來源,但也面臨製造成本高、關鍵技術不成熟、基礎設施建設等制約。

燃料電池市場到2030年將擴大170倍,燃料電池和純電動誰是金礦?

目前主要還是以日系勢力爲主,前不久,本田、日產和豐田在內的11家企業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2020年在日本各地新增安裝160座氫燃料站以幫助擴大日本的燃料電池(汽車)市場。

而從全球趨勢上來,目前純電動車型成爲主打的方向。以中國市場爲例,2016年燃料電池車銷量爲零,但在純電動汽車銷量上,中國市場已佔全球一半以上份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