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苗族所住的平房,一般为“五柱四棋”,四开间,右数第3间为堂屋,有的堂屋不设大门,对外全敞开,又名“敞口厅”,供接待宾客、举办大型喜庆之用。堂屋的左右(或右侧)设祖先柱。

苗族多聚族而居,十几户、几十户、上百户为一寨。村寨周围,茂林修竹,风光绮丽。一家一院,或篱笆,或围墙,自成一体。

20世纪50年代以前,住草窝、草房,也有以木为架,竹编泥抹为墙的。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住宅,各地不同,多为平房和楼房两种。苗族所住的平房,一般为“五柱四棋”,四开间,右数第3间为堂屋,有的堂屋不设大门,对外全敞开,又名“敞口厅”,供接待宾客、举办大型喜庆之用。堂屋的左右(或右侧)设祖先柱。“祖先柱”为木杆或竹竿,下立于地,上至屋顶,中间绑以纸钱,并用鸡血醮上鸡毛贴于柱上,即为祖先牌位。其祖先柱,名“家神”,有的地方亦称做“南岳”,岁时祭奉。堂屋两侧右为大,为老人所居;左为小,为孩子所居。苗族的楼房与当地的汉族无异。20世纪80年代以后建砖与钢筋水泥混合结构的楼房也逐渐多了起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