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纜網訊】9月5日,華龍一號海外首堆項目暨巴基斯坦卡拉奇2號核電機組再次迎來全新的項目進展——被譽爲“華龍”“龍骨”的關鍵設備堆內構件緩緩落入壓力容器,實現了反應堆一回路兩大設備的精密配合,完成了堆內構件的首次入堆。

作爲反應堆一回路中的關鍵設備,“龍骨”堆內構件由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自主設計,承擔着包絡臟腑、支承龍騰的重要作用。這副外形直徑近4米、高近10米、由核級不鏽鋼打造的重逾百噸的骨架不僅要承托起核反應堆的“心臟”燃料元件,還要爲堆芯和壓力容器承擔屏蔽和保護,爲堆內各類測量導向提供支承和導向。

此次入堆吊入壓力容器,是堆內構件安裝流程中的第一步,它需要同壓力容器實現精密配合,兩者之間的最小裝配間隙竟達到0.25mm,也就是將成年人的三根頭髮絲併攏後的距離。如此龐大的外形尺寸同錙銖必較的配合間隙形成了強烈的反差,體現出了反應堆結構設計人員卓越的設計能力和現場安裝人員高超的裝配技能。

完成首次入堆後,“龍骨”堆內構件在反應堆內的安裝工作正式啓動。按照工程計劃,堆內構件的安裝工作還將持續多月。待全部安裝完畢後,華龍一號海外首堆項目將會跨入全新的工程階段。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