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過柳永在這裏並沒有具體明說,只是輕描淡寫地點到了“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這樣一來就等於設置了一個懸念,激起了讀者繼續讀下去的好奇心。柳永雖然沒有發“山無陵,江水爲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這樣的誓言,但他在這首詞抒發出的爲愛不計消瘦代價的情感詩鐘滲透在每一行字裏。

我國著名的古詩詞作品有很多,但是對於這些作品,我們似乎往往都不能夠做到全部將它們背出,而是隻記住了其中的少數最爲經典的句子。

那麼婉約派詞人柳永的《蝶戀花》就屬於類似情況。這首詞是愛情作品中的名篇,可爲何人們也是偏偏只記住了“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這兩句呢?當我們品完這首詞就會明白。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

宋代:柳永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裏,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的這首詞雖然格局比較窄小,不過從手法和結構上來說卻是別有特色的。作者在這首詞中的的深情始終是出於隱藏狀態,直到收篇才點明,起到了具有詩之特色的“餘音嫋嫋”。

上闋開篇先寫登高望遠,古人常有皆登高抒發情感的作品,或是思鄉,或是弔古,或是懷人。不過柳永在這裏並沒有具體明說,只是輕描淡寫地點到了“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這樣一來就等於設置了一個懸念,激起了讀者繼續讀下去的好奇心。

其實“望極春愁……”這一句該這樣來斷:“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因爲詞牌中常有按調去停頓的要求,所以作者也是爲了符合詞譜的韻律才這樣寫。

宋詞多以愁爲主,柳永此處的愁又是什麼樣的呢?它是一種春愁,是因春景而產生的普通情感。但它的新穎之處在於是“生於天際”。作者在登樓“望極”之下見到的是“草色煙光殘照裏”。草色接天,煙霧瀰漫籠罩着夕陽,這是一幅容易讓人傷感的畫面,尤其是其中的夕陽,對“愁”的氛圍烘托最是有力。

不過作者在此處仍然沒有到處傷感的理由總之他內心感受到的和眼前所看到的都是“愁”。緊接着“無言誰會憑欄意再次加強語氣,在愁的基礎上又增添了一味孤獨和寂寞。他愁什麼?就連自己都搞不清楚,所以更別說還會有別人能夠懂得他了。這句無形中把開篇的懸念又做了延續,帶到了下文中。

有了上闋的層層懸念與鋪墊,在下闋中便頓時見筆風扭轉。作者說他打算放縱一回,只爲求一醉,對酒當歌將愁緒都拋開,可是最終卻“強樂還無味”。這種類似於借酒澆愁的例子不在少數,晏殊有“一場愁夢酒醒時”,范仲淹有“酒未到,先成淚”。而柳永這一句的情感則相對更爲強烈,至於這種“強烈”從何處可見,答案就在最後兩句中。

“衣帶漸寬終不悔”,即使容顏被愁所損,衣帶因愁而寬,那又有什麼呢,對於作者來說一點都不在乎。直到這個時候作者纔將“愁”的謎底揭開:“爲伊消得人憔悴”,原來是爲了“她”而愁容不展。一切都是因爲“伊人”,這是最深情的表白,也是最激昂有力的愛情宣言,作者在點名主題的同時,巧妙地將全篇的感情推向了高潮,以極強的感染力打動着讀者。柳永在愛情面前所表現出來的堅貞與頑強更是令人敬佩,這也是最後兩句被人們銘記於心的原因。

不過從語言的運用和韻律的安排來講,最後兩句不僅朗朗上口貫如流水,更重要的是二者之間的關係關係處理得十分緊湊嚴謹,它們相互融合、依附而達到了情感脈絡的流暢自然,真摯感人。

柳永雖然沒有發“山無陵,江水爲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這樣的誓言,但他在這首詞抒發出的爲愛不計消瘦代價的情感詩鐘滲透在每一行字裏;“愁”到極深也便自然迸發出了“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的真摯感言,從而成爲千古名句刻在人們心中。王國維更是評贊它爲“成大事業、大學問者”的第二重境界,所以由此可見這兩句在哲理層面上亦達到了一般詞人所達不到的高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