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8年底,接待遊客820萬人次,帶動全縣旅遊綜合收入37.2億元,帶動全縣3.38萬貧困人口脫貧……作爲精準扶貧的樣板工程,萬達對口支援的丹寨萬達小鎮,過去兩年從默默無聞的黔東南小鎮,一躍成爲聞名全國的網紅文旅小鎮。更重要的是,從“輸血”到 “造血”,使丹寨縣的經濟、產業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圖爲航拍丹寨萬達小鎮。

  今年50多歲的陳紹祥,一家有9口人,但只有2畝地,還有少許茶園,兒子、兒媳婦常年外出打工。以前,陳紹祥靠種茶,一年能有8000多元的收入,但由於家裏人口多,基本處於入不敷出的狀態。

  像陳紹祥一家的命運,自萬達進入丹寨進行精準扶貧後有了轉變。萬達在扶貧時,以扶貧產業基金分紅的形式,固定爲貧困人口提供分紅收益。陳紹祥就用萬達扶貧產業基金分紅款養了20多頭豬。不僅如此,陳紹祥還在扶貧茶園工作,工作一天可賺100元,土地流轉費一年1萬元,加上賣豬的收益,如今的陳紹祥一家,一年能有4萬-5萬元的收入,是以前收入的五六倍,生活隨之大爲改善。

  向陳紹祥這樣的貧困戶還有很多,他們都是萬達扶貧的直接受益者。在邂逅萬達之前,丹寨,這個位於貴州黔東南的山間縣城,在當地羣衆眼中,只有小水塘和小山坡的“荒地”,是國家級貧困縣。

  2014年,萬達選擇貴州省丹寨縣,全國首創“企業包縣、整縣脫貧”的創新扶貧模式,即通過市場手段,結合企業優勢,通過“教育、產業、基金”這種長、中、短期兼顧的方式,全面激發貧困地區、貧困戶脫貧的內生動力。

  據悉,長期項目指投資3億元捐建貴州萬達職業技術學院。學院佔地300畝,建築面積5萬平方米,可容納2000名學生,硬件達到國內一流職業大專院校水平。學院立足長遠,專業設置與萬達集團相關產業、職位需求結合,萬達集團每年從學院畢業生中擇優錄取50%進入萬達工作。職業技術學院每年還對大量貧困戶進行技能培訓,在丹寨萬達小鎮設立實習基地,推薦到萬達集團和縣內龍頭企業就業,逐步實現“就業一人,脫貧一戶”目標,提升丹寨貧困人口就業創業能力。

  圖爲遊客在丹寨萬達小鎮遊玩。

  中期項目指投資13億元捐建丹寨萬達小鎮。經過深入調研,萬達發現,相比農業、工業,旅遊產業具有強大的市場優勢、強勁的造血功能、巨大的帶動作用,不僅直接帶動貧困人口增收,而且能帶動全縣經濟轉型升級。小鎮一期佔地400畝,建築面積5萬平方米。小鎮建築採用苗侗風格,引入丹寨特有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民族手工藝、苗侗美食、苗醫苗藥等內容,並配套建設四星級萬達錦華酒店、多家客棧、萬達影城、萬達寶貝王等,將丹寨地區資源優勢和萬達渠道資源相結合,成爲國內極具特色的綜合旅遊項目。

  短期項目指投入5億元成立丹寨扶貧產業基金。2016年第一期基金共惠及全縣3.82萬建檔立卡貧困戶,一般貧困戶每人分紅1224元,鰥寡孤獨、重病重殘等貧困戶每人分紅2000元。2017年產業發展基金,惠及惠及全縣44463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對4240名鰥寡孤獨以及重殘等特殊困難人口,按照2000元/人/年進行兜底生活救助;對10025名因災、因病、因學等致貧的貧困人口,按照1100元/人/年進行階段性幫扶;對30198名有勞動能力能發展產業增收的貧困人口,按照1010元/人/年進行生產獎勵補助。

  目前,萬達丹寨包縣扶貧的長、中、短三期項目都已落地,短期項目和中期項目已初見成效。特別是丹寨萬達小鎮,萬達花了13個月時間,從無到有建起了一座“現象級旅遊小鎮”。

  中國旅遊研究院提供的研究數據顯示,丹寨萬達小鎮開業以來,帶動丹寨縣超過20個產業全面發展,直接間接爲丹寨增加2.4萬就業崗位,全面帶動卡拉村、泉山村、甲腳村、石橋村等27個景區和旅遊村寨遊客量持續增加,旅遊收入大幅增長。

  圖爲丹寨萬達小鎮上的苗族錦雞舞表演。

  輪值鎮長、扶貧茶園、長桌宴、主題攝影大展、丹寨小護旗手。。。。萬達通過形式多樣、創新的傳播活動,把丹寨小鎮打造成網紅文旅小鎮,把丹寨打造成全國明星縣城,爲丹寨創造巨大的品牌價值。丹寨萬達小鎮2017年7月3日開業,首年就接待遊客550萬人次,是2016年丹寨全縣遊客數量的600%,有力助推了丹寨縣脫貧攻堅。

  2019年4月25日,貴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貴州省2018年18個貧困縣脫貧摘帽”新聞發佈會,會上宣讀了省人民政府批准丹寨等18個貧困縣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的通告。

  深遠的扶貧情懷,踏實的落地操盤,這個萬達一心樸實做內容、做扶貧,精心打造的偏遠小鎮——丹寨,最終涅槃成了旅遊扶貧的樣板,開創了萬達鄉村文旅綜合體3.0的全新操盤模式。期待更多的企業、資本走向鄉村,開啓中國經濟的鄉村時代。(記者 薛楓)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