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綦永涛的爱人崔女士回忆说,当时,她接到丈夫出事的电话,踉踉跄跄赶到医院,已是下午4点多,丈夫正在抢救室里抢救。春节前,綦永涛工作繁忙无暇回家,妻子崔女士便代表丈夫到姚春常家看望了救命恩人,并给他包了2000元红包,上面写着“感谢大叔救命之恩,救命之恩终生难忘”。

“大叔,我找了您20多年,可找到您了!当年要不是您救我,就没有我第二次生命!”

“看到你我特别高兴,真是谢天谢地,你好了比什么都好!”

6月15日,徐福街道四农社区,62岁的綦永涛和80岁高龄的姚春常一见面,便紧紧拥抱在一起,激动不已。他们之间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多年后相见

22年前一起车祸 牵出感人故事

事情要从1997年5月17日说起。那一天,对于綦永涛来说,终生难忘。

綦永涛是东莱街道北二里村人,当时才40岁,在第一汽车运输公司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临近中午,公司派他去济宁送货。行至莱州时,綦永涛不慎与对面来的货车相撞,整个人被甩出了驾驶室外。

当天,同样做货车拉货生意的姚春常去莱州送货,回来的路上,行至朱桥至金城段时,看到了在路旁跪着作揖求救的綦永涛,不远处,两辆肇事货车横七竖八停在路上。他远远看到綦永涛耳鼻全是血,动了恻隐之心,便停车走过去,只听男子用微弱的声音近乎哀求地说:“救救我,救救我……”

当时已近中午,北边不远处就是金城镇的医院,姚春常赶忙叫来同车的司机:“快,救人要紧!”两人二话不说,就把男子抬上车,送往医院,却被告知男子伤情太重,医院医疗设备有限,建议尽快转院。事不宜迟,姚春常又带着男子马不停蹄赶往朱桥镇。

到达医院时已经12点半多了,医生诊断后说伤情严重需要马上手术。进手术室前,綦永涛强忍疼痛,用仅存的一点意识拜托姚春常到事发地点帮他取证件。姚春常再次回到事发地点时,已有交警在处理肇事,姚春常将取出的证件如数交给警察,便离开了。

綦永涛的爱人崔女士回忆说,当时,她接到丈夫出事的电话,踉踉跄跄赶到医院,已是下午4点多,丈夫正在抢救室里抢救。“医生说老綦肠子断了,导致肚子鼓得老高,肚皮变成了紫色,生命垂危。幸亏送得及时,最终抢救过来了,肚子上缝了14针,不然命就没了。”说起这段经历,崔女士依然有些激动。

多年后相见

常怀感恩之心 尽己所能报答恩情

9天后,綦永涛出院了。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拖着未痊愈的伤口,到处打听救命恩人的下落。“当时肚子疼、浑身疼,跪在路边拦车没拦住,只有大叔停下车救了我,这个恩情我怎能忘记?”綦永涛说。由于当时通讯不够发达,又不知道姚春常的姓名住址,找起来很困难。

后来,綦永涛又换了工作,一家人也搬离北二里村。退休后,綦永涛应朋友之邀前往广州工作。虽然每天很忙碌,但寻找恩人这件事一直记挂在他的心里。这些年,这件事成了綦永涛和妻子的一个心结。

时光荏苒。直到去年12月份,事情有了转机。此时,姚春常已经79岁,因为女儿患癫痫,成为徐福街道四农社区的贫困户。他的第一帮扶责任人市实验小学副校长栾兰在去家中给老人讲解最新的精准扶贫政策时,无意中听老人说起22年前的救人故事,得知老人也一直挂念綦永涛,不知他后来怎样了,便想帮他牵线寻找綦永涛。

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天后,终于有了联系。

春节前,綦永涛工作繁忙无暇回家,妻子崔女士便代表丈夫到姚春常家看望了救命恩人,并给他包了2000元红包,上面写着“感谢大叔救命之恩,救命之恩终生难忘”。

6月14日,綦永涛从广州飞回龙口作短暂停留,进家第一句话就说:无论如何,我要先去看看春常大叔!于是便有了开头一幕———15日下午,时隔22年,救人者和被救者终于见面了!虽然当时只有一面之缘,如今两人脸上也已刻上岁月的痕迹,但他们一眼认出了对方,如同见到亲人一般亲切。

姚春常颤抖着双手掀起他的上衣,抚摸着长长的伤疤说:“恢复得挺好,我心里高兴。”说罢,他走进卧室取出崔女士春节送来的红包递给綦永涛,说咱人穷志不穷,这钱不能要。在他的一再坚持下,綦永涛只好收回:“大叔,是您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和妻子谢谢您,以后会常来看望您!”

记者 张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