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稽鶴齡的攻擊下,這些土匪被打得節節敗退,縣城也順利解圍。但是問題來了,雖然這些土匪被打敗了,但是他們憑藉天險佔山爲王,時不時地下山打劫一番,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有時間就拿,沒時間就燒,對此,稽鶴齡是一籌莫展、苦不堪言。

通過多方打探後,胡雪巖得知,這些土匪的頭目叫蹺腳長根,手下有一兩百個弟兄,他們在這附近打家劫舍、佔山爲王,除此以外就一無所知了。最後,胡雪巖想到了漕幫大弟子尤五,因爲他們都是江湖中人,或許尤五能認識這位“蹺腳長根”。雖然尤五不認識這位“蹺腳長根”,但是可喜的是,尤五卻認識他的師父,所以尤五就請蹺腳長根的師父出面,希望能夠說服這位徒弟。

按理來說,天下的徒弟都要聽師父的話,但是這位蹺腳長根明顯是一個另類。當看見自己師父後,蹺腳長根表面上畢恭畢敬,說師父您儘管吩咐,徒兒照單全收等,把這位師父哄了一個服服帖帖。但是,等這位師父一走,蹺腳長根立刻翻臉不認人,不僅矢口否認了所有的諾言,同時還擺出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嘴臉:“大路朝天,各走半邊,爺就是搶了,愛咋咋地!”

面對這種局面,王有齡和稽鶴齡全都憤怒了,他們決定要按照“中國式原則”來處理這件事情了。

什麼叫作“中國式原則”?四個字形容:先禮後兵。

要知道,我們中國人在處理事情的時候,總是先給對方足夠的面子,搭好足夠的臺階,讓對方完全滿意;但是,對方如果既不要面子,也不走臺階,那就休怪我不講情面了,只剩下最後一句話了:“打你沒商量!”

如今事已至此,蹺腳長根囂張跋扈、軟硬不喫,這就是找打!何況身爲朝廷命官,絕對不能縱容土匪!於是,在盛怒之下,稽鶴齡開始調兵遣將,並把這座土匪山團團圍住。而蹺腳長根見山下全是官兵,也知道自己插翅難逃,只能做破釜沉舟的準備,準備拼個魚死網破。一時間,雙方劍拔弩張,一場大戰一觸即發。

胡雪巖單槍匹馬闖起匪窩,如何憑藉三寸不爛之舌說服他們投降?

就在稽鶴齡準備進攻的時候,胡雪巖卻跑來“壞事”了。原來,胡雪巖知道,人在江湖得饒人處且饒人。他實在不願意看見蹺腳長根自取滅亡,更不願意看見很多人因此而喪命,於是,胡雪巖決定與尤五一起上山,親自去遊說蹺腳長根投降。

面對胡雪巖這種“缺心眼兒”的決定,王有齡與稽鶴齡堅決不同意。但是在胡雪巖的據理力爭下,王有齡沒有任何辦法,勉強說道:“你去可以,但是要多帶幾個人,關鍵時刻有個照應。”

當然了,這裏還有一個潛臺詞,你要是不幸掛了,也要有人來收屍。

面對這番話,胡雪巖哈哈大笑道:“不用,人多礙事,就我和尤五兄弟上山,兩個人足矣。”

當然了,面對王有齡與稽鶴齡瞠目結舌、目瞪口呆的表情,胡雪巖又拋出了另外一句話:“沒事,說服蹺腳長根,本人自有妙計。”

這個“妙計”的內核,就是一個女人,準確地說,她是蹺腳長根的母親。

原來,就在不久前,一位與胡雪巖交情不淺的綢緞商前來拜訪,他要商談貸款銀兩的事情。雖然此時此刻,胡雪巖被土匪搞得生意虧本,但本着“我爲人人,人人爲我”的原則,胡雪巖還是儘量滿足了綢緞商的所有要求。

胡雪巖的這種援助,無疑就是雪中送炭,這位綢緞商被感動得哇哇的,他立刻與胡雪巖暢所欲言,並且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在這次對話中,這位綢緞商無意間聊起了蹺腳長根的事情,並且告訴胡雪巖,這位蹺腳長根有一位寡居的母親,就住在湖州城外的河邊。

這條驚人的消息,無疑讓胡雪巖精神一振,他也徹底找到了取得這場較量勝利的鑰匙。於是,胡雪巖立刻派人去四處打探,在確定了蹺腳長根母親的住址後,胡雪巖立刻準備了一份厚禮,他決定親自去拜訪這位母親,而爲了不引起別人的注意,胡雪巖還特意脫下官袍,換了一身便衣。

沒過幾天,胡雪巖就來到了湖州城外一個非常偏僻的小山村。這裏除了幾戶居民和他們簡陋的住所外,什麼都沒有,如果不是眼線帶路,胡雪巖根本就找不到這裏,他也絕對不會想到,在這種荒涼無比的地方,居然還有這麼一個“世外桃源”。

順着眼線的介紹,在走了一段崎嶇不平的山路後,胡雪巖來到了蹺腳長根母親的住所,這裏前靠大山,背靠江水,正門易守難攻,後門即可涉水出逃,實在是一個絕對安全之所。

面對這種場面,胡雪巖不由得感慨道,看來蹺腳長根做了萬全的準備,才選擇這裏安居樂業。一旦遇到緊急情況,只要乘坐一艘小船,他就可以帶着母親沿江而跑;同樣,胡雪巖也準確地推測到,蹺腳長根一定是一個對母親百依百順的孝子。

因爲自己的母親年事已高,實在不宜過那種顛沛流離、東躲西藏的生活,所以蹺腳長根選擇在這裏安頓自己的母親,可謂是煞費苦心,這裏既可以方便他們母子相見,同時也容易應付各種突發狀況。

當胡雪巖靠近這座屋棚的時候,幾個村民立刻上前阻撓。面對這些圍困自己的村民,胡雪巖並沒有第一時間挑明自己的身份,而是靈機一動,他謊稱自己是蹺腳長根父親的故交,特來看望老朋友的遺孀。除此之外,胡雪巖還從懷中掏出幾兩碎銀子分給了這些村民。

正所謂“見錢眼開”,這些村民收了胡雪巖的好處後,他們的態度立刻完全轉變。村民們見胡雪巖慈眉善目,手無縛雞之力,一身普通的商人打扮,他們這才勉強同意放行。

在那些村民的引薦下,胡雪巖走進了蹺腳長根母親的屋子。這間屋子極其簡陋,只有幾把椅子和一張小牀,牀上坐着一位年事已高的老太婆,此人不是別人,正是胡雪巖費盡心思尋找的蹺腳長根的母親。

在簡單寒暄後,胡雪巖立刻快步走上前,他拱手單腿跪拜作揖道:“大嫂在上,請受小弟一拜。”

突然間看見有人對自己行禮,還是如此大禮,蹺腳長根的母親感到莫名其妙,她暈頭轉向地說道:“請問您是何人?”

面對老太太的這種質疑,胡雪巖連忙解釋道:“大哥在世的時候,曾救過小弟一命,因此我們有八拜之交,只是由於小弟生意繁忙,長期在外奔波做生意,纔不知大哥已經逝世。如今聽聞大嫂寡居在此,這才專程前來拜訪大嫂,以謝小弟照顧不周之罪。”

說完這番話後,胡雪巖立刻讓僕人送上禮物,全部都是衣服、食物等生活必需品。除此之外,胡雪巖還遞上了一百兩銀子。

突然間看見這麼多的好東西,蹺腳長根的母親眼睛都亮了,而看着這位慈眉善目、衣冠整潔、言談得體、待人和氣的“小弟”,想到已經病逝的夫君,如今生死未卜的兒子,蹺腳長根的母親不禁感慨萬千,兩行濁淚立刻順面而流。她痛哭流涕地說道:“如果長根知道他爹還有這麼一位朋友,他也不會走到今天這個地步呀!”說完,這位母親失聲痛哭。

聽到這番話,胡雪巖立刻起身安慰道:“大嫂不必擔心,長根的事情我已經聽說了,他是一個頂天立地的好漢,日後必定前程似錦,大嫂不必擔心,大哥在天之靈也會無比欣慰的。”

聽完胡雪巖的這番話,蹺腳長根的母親哭得更厲害了,她痛哭流涕地說道:“你有所不知,如今長根已經淪爲強盜,天天干打家劫舍,與官府作對的事情,如今連性命都朝不保夕,哪裏還談得上什麼未來前程?”

再次聽完這番話後,胡雪巖心中大喜,他沉吟片刻說道:“大嫂不必擔心,我今日前來,就是勸長根迷途知返、浪子回頭,如果他願意歸順官府,我一定保他全家安全。”

一聽這話,蹺腳長根的母親突然警覺了起來,她驚恐不安地說道:“你是

何人,你不是我夫君的朋友,你到底是誰?”

既然已經挑明瞭,胡雪巖也就沒有再隱瞞的必要了,他立刻說明了自己的身份,並且將早已籌劃好的方案全都說了出來,並且向蹺腳長根的母親一再保證,只要蹺腳長根金盆洗手,向官兵繳械投降,改走正道,他一定保證蹺腳長根及其部屬的生命安全,並全力保薦,爲他在清軍中謀求一個職位。

這番話,雖然說得合情合理、有理有節,但是依舊無法解開這位母親心中的顧忌。一聽見“投降”這兩個字,蹺腳長根的母親一個勁兒地搖頭,哭着說道:“使不得,使不得,長根殺人太多了,官府恨不得生吞活剝了他,怎麼可能饒他不死?”

胡雪巖見這位母親心中顧忌太重,他只能繼續說道:“大嫂,我以自己身家性命擔保,只要蹺腳長根真心投降,我一定保他平安無事。”說完,胡雪巖拿出了自己錢莊的銀票,並且在上面親自畫押,作爲自己今天這番話的憑證。

胡雪巖單槍匹馬闖起匪窩,如何憑藉三寸不爛之舌說服他們投降?

世人都知道阜康錢莊的銀票,而當這位母親聽到胡雪巖就是這個錢莊最大的老闆後,她心中的顧忌確實少了很多。但是兒子畢竟大了,還是由他自己決定比較好,所以到了最後,蹺腳長根的母親只是告訴胡雪巖,她同意引薦胡雪巖與自己兒子面談,至於能談一個什麼樣的結果,她卻是無法左右的。

即使這樣,胡雪巖還是非常感謝這位母親的鼎力相助,在閒聊了一會兒後,胡雪巖就留下幾個人照顧這位老母親,而他自己則起身告辭。

三天後,蹺腳長根的母親傳話給胡雪巖,蹺腳長根已經同意與胡雪巖面談,會談的地點在自家附近的山上,而除了胡雪巖一個人以外,其他人都不許跟隨。

對於這個異常無禮的決定,王有齡與稽鶴齡全不同意,但是胡雪巖卻異常的堅定,他要去獨自會會這位有名的江洋大盜。

見面之後,雙方十分客氣,在一桌酒席前,雙方分賓主落座,蹺腳長根端起一杯酒,然後語氣平和地說道:“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感謝叔父贈與家母厚禮,小侄感激不盡,但是小侄有言在先,今日你我只敘友情,其他事情改日再議,否則休怪小侄翻臉無情!”

蹺腳長根的這番話,說得胡雪巖心頭一顫,這是給我一個“下馬威”呀,這種對手不好對付。

話不多說,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後,突然一個小土匪來報,說抓到一個清兵,請寨主處理。一聽這話,蹺腳長根沒有任何的憐憫之心,他立刻下令:“殺死這個清兵,挖出他的心肝來下酒。”

而一聽這話,胡雪巖當時就急了,他也徹底忘了先前的約定了,立刻爲這位清兵求情,並且好言相勸道:“做人要留後路,不能殺人太多,這樣會導致人神共憤的,難道賢侄要這樣漂流一生,不想謀一個好的前途嗎?”

而一聽這話,蹺腳長根當時也急了,只聽得“咔嚓”一聲,他手中的酒杯被捏得粉碎,然後蹺腳長根大吼道:“我就知道你沒安好心,你就是官府派來的說客,想勸我繳械投降!”

既然話說到這個份兒上了,胡雪巖也就不管不顧了,他索性橫下一條心,對蹺腳長根平和地說道:“實不相瞞,你確實說對了,所謂識時務者爲俊傑,如果賢侄選擇現在罷手,從今以後報效朝廷,我一定保全賢侄一家安全,還會爲你謀取一個職務,他日馳騁沙場、報效國家,也不失爲一條光明大道,賢侄意下如何?”

胡雪巖話音未落,但見蹺腳長根一腳就踢翻了酒桌,隨後大吼道:“我就知道你居心不良、心懷歹意,還想誘我投降,你這是讓我自己進清妖的圈套呀,今日我就一不做二不休,也把你剁了下酒!”

蹺腳長根的話剛剛說完,但見幾個小土匪一擁而上,尖刀直接對準了胡雪巖的胸膛,準備挖心取肝。

胡雪巖單槍匹馬闖起匪窩,如何憑藉三寸不爛之舌說服他們投降?

面對這種局面,胡雪巖只能嘆了一口氣說道:“我胡某已經享盡了各種榮華富貴,今日死不足惜,只是可惜了你這麼多的兄弟,不僅失去了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還要與我一起共赴黃泉!”說罷,胡雪巖安詳地閉上了雙眼,等待着自己的結局。

就在蹺腳長根準備動手的時候,突然之間,從屋外傳來一聲女子的大吼:“誰敢動手!”

這聲天外之音,讓所有人爲之一愣,大家立刻循聲望去,但見一個滿頭白髮的女子跌跌撞撞地走了進來,此人不是別人,正是蹺腳長根的母親。

看見自己母親大駕光臨,蹺腳長根大喫一驚,他趕忙上前攙扶道:“娘,您怎麼來了?您不是病了嗎?怎麼跑到這裏來了?”

緊緊抓住兒子的手後,蹺腳長根的母親熱淚盈眶地說道:“兒呀,母親之所以能來這裏,這還多虧了這位胡先生呀,如果不是胡先生解囊相助,替我請得名醫,治好了爲孃的病,我也不可能來到這裏。如今我們報恩還來不及呢,你竟然要殺我的救命恩人,你這是要遭天譴的!”

望着白髮蒼蒼、痛哭流涕的母親,蹺腳長根真不知道說什麼好。自古親情重於天,何況蹺腳長根還是一個有名的孝子,更不敢違背母親的旨意,在母親的苦口婆心和胡雪巖的真摯勸降下,一時之間,蹺腳長根對胡雪巖充滿了各種感激之情,心中的顧忌也徹底消失,於是他答應了胡雪巖的請求,最終選擇了繳械投降。

至此,胡雪巖終於完成了使命,也實現了自己的抱負,雖然歷經了千難險阻,但他仍倍感欣慰。

後來,在胡雪巖的安排下,蹺腳長根帶領着弟兄們向王有齡投降,而王有齡也履行了胡雪巖的承諾,對他之前的罪行也既往不咎。而這支被朝廷收編的土匪部隊在與太平軍的戰鬥中屢建奇功。

蹺腳長根的故事就到這裏了,不管他的未來是如何的悲壯,但是此時此刻,他還是與自己的母親其樂融融,享受着天倫之樂的,而胡雪巖本人也通過收服蹺腳長根這件事,在江湖上名聲大震,而自己的生意也更加興隆。

當然了,除了胡雪巖聲名遠播外,通過招降土匪這件事情,王有齡也得到了豐厚的賞賜,朝廷更是給他加官晉爵,封其爲江蘇巡撫。

根據清朝規定,每一個省的最高長官,叫作巡撫,有“巡行天下,撫軍安民”的意思。而爲了讓巡撫好好地替自己管理省份,皇帝賦予了他很大的權力,這個省的政治、經濟、軍事、賦稅、風俗、民情、建設等,皆在其管理範圍中。

從一個窮困潦倒的庶民,最後成爲國家二品大員、封疆大吏,如果換成一般人,估計早就飄飄然了。然而,在接到這封委任狀後,王有齡徹底痛哭起來,還差點兒哭死過去,爲什麼會這樣呢?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料勢如神:胡雪巖》,京東、噹噹滿100減5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