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供血不足是指人脑某一局部的血液供应不足而引起脑功能的障碍。近些年来发病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据数据显示:80岁以上人群中脑供血不足占80%,60岁以上人群中70%有不同程度的脑供血不足。并且近些年来在年轻人中的发病也越来越常见。
脑供血不足的病因多与脑动脉硬化有关。其主要症状是反复出现头晕、头昏、头痛症状,常伴有心烦、耳鸣、烦躁易怒、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健忘等症状。研究认为,脑供血不足若不及时治疗,很可能引起脑梗死。脑供血不足早期发现可以控制,但是我国人体检意识较弱,很多人对早期症状没有明确认识,容易拖延病情。

脑供血不足,3个信号写在脸上,早关注早受益

1-眼歪嘴斜
眼歪嘴斜的现象,大多数是出现在老年人身上,但是也不排除个别年轻人中也会出现。这是由于体内血液供应不足,影响到了大脑神经的运行,导致口角歪斜,眼部也不受控制地歪曲,出现口齿凌乱,说话不清楚。
2-面部刺痛、发麻
脸上明明没有长痘,也没有其他皮肤问题,但是却会偶尔有发痛发麻的现象,这多数都是因为脑供血不足引起的。因为大脑供血不足,会引起大脑感觉器官和感觉神经纤维衰弱,无法刺激脸部的神经系统,因而出现神经系统阶段性的工作的情况,反馈出来的症状就是刺痛、发麻。
3-突然的视力模糊,一过性失明
有些人在生活中会出现突然的视力模糊,甚至发生一过性的失明,但几秒钟后又会缓解。发生这种情况,切不可大意,这极可能是由于大脑供血不足造成的。因为大脑中的血流减少,会导致视网膜动脉引起小血栓,形成视力障碍。

出现脑供血不足先别慌,做好4件事,远离脑梗"死神"

出现脑供血不足,最怕的是造成脑梗这样突发性强、杀伤力猛的"死神"级病症。日常做好4件事,可疏通血管,清除血液垃圾,预防脑梗。
1、注意饮食
为了防止脑供血不足症状的出现,人们需要注意饮食方面的问题。生活中,部分高脂肪或者高胆固醇的食物应该严格忌口。如果经常摄入太多的胆固醇以及脂肪物质,容易导致血脂升高,这样血液粘稠度提高之后就容易导致脑供血不足。因此,生活中应该养成清淡的饮食习惯。
2. 多吃粗粮
对于脑供血不足的人群来说,粗粮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其中含有的多种营养物质,如粗纤维、生物活性物质、多种矿物质、多种维生素等,不仅可以为机体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还能够帮助我们改善血液的循环,让大脑更好的工作。
3、经常运动
为了防止脑供血不足的出现,人们要积极进行身体运动,通过运动可以改善身体的循环和代谢。在运动之后,人的血液粘稠度也会降低,血压下降之后人的大脑供血充足了,多种不良症状都可以改善。因此,生活中人们需要经常运动,避免久坐不动而导致脑供血不足症状的出现。
4.常按摩太冲穴
中医常说:头痛医脚,脚痛医头,这对于脑供血不足者同样适用。出现脑供血不足,可通过太冲穴达到疏通血管的作用。
具体做法: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夹缝向上移压,压至能感觉到动脉映手(第1、2跖骨结合部之间凹陷中)。每次按摩5-10分钟,每天按摩1-2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