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好消息!四川地震中受損的葡萄井又開始蓄水了

原標題:特寫:失而復得的葡萄井涼糕

新華社記者陳地

在四川省長寧縣6.0級地震震中雙河鎮,有一個全國有名的小喫——葡萄井涼糕。在地震發生後的30多個小時裏,葡萄井涼糕經歷了一場失去與重生。

在長寧縣雙河鎮南面,有一溪清淺的活水,由於井水常年向上翻滾,像一顆顆葡萄,因此被當地人稱爲葡萄井,而葡萄井涼糕便是用葡萄井水做的。葡萄井涼糕,相傳從三國時期便有記載,千百年來口口相傳,早已是四川省乃至全國的名小喫,該品具有細嫩、入口清爽、回味香甜的特點,是老百姓夏日必備的小喫之一。

17日晚22時55分突如其來的地震,讓翻滾了上千年的一大池葡萄井水在一個多小時內快速流乾了。“葡萄井沒了,葡萄井沒了!”18日一大早,避險的羣衆忽然得知這一令人心痛的消息。“以後我們哪裏去喫葡萄井涼糕呀!”老百姓們紛紛感嘆。

看着空空蕩蕩的葡萄井,在葡萄井旁賣了10多年涼糕的彭昌金難掩心碎。“我小時候就最愛喫葡萄井涼糕,成天扭着母親買給我喫,那是我童年最大的快樂。”彭昌金告訴記者,10多年前,他自己開起了涼糕店,和周圍大大小小10多家涼糕店一樣,賣2.5元一碗,還有紅糖、西瓜、草莓、菠蘿等近10種口味。

“這個生意好喲,每天慕名從宜賓市、長寧縣過來喫的人多得很,好的時候我一天可以賣1000多碗。”彭昌金自豪地說。

地震讓一切變了模樣。18日下午記者走到葡萄井旁,看見葡萄井水已不見蹤影,四周盡是黃泥和破碎的石板。一旁供食客使用的板凳桌椅七零八落地散落着,葡萄井涼糕的牌匾也斜耷拉着掛在房樑上。

“我還剩30桶頭天做的涼糕,還可以做300碗。”帶着對涼糕滿滿的深情,18日下午,彭昌金決定賣出他“最後”的葡萄井涼糕。一時間,小鎮的居民彷彿忘記了災難的破壞,紛紛前來搶購。

“這是‘絕版’涼糕了,喫一碗少一碗。”居民們紛紛嘆道。一眨眼工夫,300碗“絕版”涼糕銷售一空。喫完涼糕的人們圍着彭昌金的小店,久久不願離去。人們這才突然意識到,地震不僅對家園造成了破壞,也帶走了他們心愛的涼糕。

可19日早晨,人們又驚喜地發現,已經流乾的葡萄井竟然又開始重新蓄水,水位還在不斷上漲。

四川省地質工程勘探院副院長錢江澎在現場仔細勘察後表示,葡萄井受地震影響,在井底出現了裂縫導致井水快速流乾,但經過一定的堆積後,縫隙中的水流在沖蝕下又回到了井中。“目前井水帶有泥沙有些渾濁,但經過一段時間淨化,水一定會再次清澈。井水再做葡萄井涼糕肯定沒有問題。”錢江澎說。 專家的分析讓彭昌金樂開了花。“以後我還要再加一種口味,啥都不放,白涼糕!這是老天爺給的恩賜啊,讓我們重新開始。”彭昌金說。

目前,長寧地震各項救援安置工作仍在有序進行,重建任務也即將展開。失而復得的葡萄井涼糕,或許是長寧人重生的開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