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禅诗三百首(七言)第一辑

插秧诗

南北朝 契此和尚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宋 宋守端

声声解道不如归,往往人心会者稀。

满目春山青草绿,更求何处可忘机。

赠衡岳僧

唐 怀素

祝融高座对寒峰,云水昭丘几万重。

五月衲衣犹近火,起来白鹤冷清松。

题僧院

唐灵一

虎溪闲月引相过,带雪松枝挂薜萝。

无限青山行欲尽,白云深处老僧多。

简寂观

唐 灵彻

古松古柏岩壁间,猿攀鹤巢古枝折。

五月有霜六月寒,时见山翁来取雪。

法华寺上方题江上人禅室

唐 皎然

路入松声远更奇,山光水色共参差。

中峰禅寂一僧在,坐对梁朝老挂枝。

欲归山留别韩潮州愈偈

唐 大颠

辞君莫怪归山早,为忆松萝对月宫。

台殿不将金锁闭,来时自有白云封。

马上作

唐 贯休

柳岸花堤夕照红,风清襟袖辔璁珑。

行人莫讶频回音,家在凝岚一点中。

春送僧

唐 无名氏

蜀魄关关花雨深,送师冲雨到江浔。

不能更折江头柳,自有青青松柏心。

山中作

唐 处默

席帘高卷枕高攲,门掩垂萝蘸碧溪。

闲把史书眠一觉,起来山日过松西。

孤猿叫落中岩月偈

唐延寿

孤猿叫落中岩月,野客吟残半夜灯。

此境此时谁得意?白云深处坐禅僧。

千尺丝纶

唐 德诚

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

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春晚书山家屋壁

唐 贯休

柴门寂寂黍饭馨,山家烟火春雨晴。

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儿啼索树上莺。

赠质上人

唐 杜荀鹤

枿坐云游出世尘,兼无瓶钵可随身。

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

溪上遇雨二首

唐 崔道融

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次独晴。

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

溪居即事

唐 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千年石上古人踪

唐 寒山

千年石上古人踪,万丈岩前一点空。

明月照时常皎洁,不老寻讨问西东。

中国禅诗三百首(七言)第一辑

无去无来

唐 拾得

无去无来本湛然,不居内外及中间;

一颗水精洁暇翳,光明透出满人间。

沩山牯牛

唐 百丈怀海

放出沩山水牯牛,无人坚执绳鼻头。

绿杨芳草春风岸,高卧横眠得自由。

鱼鼓颂

唐 赵州从谂

四大由来造化功,有声全贵里头空。

莫嫌不与凡夫说,只为宫商调不同。

答僧偈

唐 大梅法常

一池荷叶衣无尽,满树松花食有余。

刚被世人知去处,又移茅舍入深居。

落雪临风

唐 清江

落雪临风不厌看,更多还恐蔽林峦。

愁人正在书窗下,一片飞来一片寒。

来时无迹去无踪

唐 鸟巢禅师

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

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

心如广大

唐 黄檗希运

心如大海无边际,广植净莲养身心。

自有一双无事手,为作世间慈悲人。

辞世偈

唐 洞山良价

学者恒沙无一悟,过在寻他舌头路。

欲得忘形泯踪迹,努力勤殷空里步。

学道先须且学贫

唐 龙牙居遁

学道先须且学贫,学贫贫后道方亲。

一朝体得成贫道,道用还如贫底人。

学道

唐 龙牙居遁

夫人学道莫贪求,万事无心道合头。

无心始体无心道,体得无心道亦休。

精舍遇雨

唐 可止

空门寂寂淡吾身,溪雨微微洗客尘。

卧向白云情未尽,任他黄鸟醉芳春。

嗅梅

唐 无尽藏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

归来笑牛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悟禅诗

唐 潭州龙山禅师

三间茅屋从来住,一道神光万境闲。

莫把是非来辨我,浮世穿凿不相关。

我向前溪照碧流

唐 寒山

我向前溪照碧流,或向岩边坐盘石。

心似孤云无所依,悠悠世事何须觅。

不是众生不是相

唐 大川禅师

不是众生不是相,春暖黄莺啼柳上。

说尽山河海月情,依前不会还怅惆。

休惆怅,万里无云天一样。

藉婆衫子拜婆年

唐 大川禅师

藉婆衫子拜婆年,礼数周旋已十分。

竹影扫阶尘不动,月轮穿沼水无痕。

似水如云一梦身

唐 大川禅师

似水如云一梦身,不知此外更何亲。

个中不许容他物,分付黄梅路上人。

春行即兴

唐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渔翁

唐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秋夜宿破山寺

唐 皎然

秋风落叶满空山,古寺残灯石壁间。

昔日经行人去尽,寒云夜夜自飞还。

中国禅诗三百首(七言)第一辑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