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水滸》中武松殺嫂和楊雄殺妻,二人的格局真是不可同日而語

《水滸》中因奸致殺的事件有二:一是武松殺嫂,二是楊雄殺妻。

西門慶和潘金蓮就因一己之私慾,無情地剝奪了無辜者武大郎的生命,充分地顯示了他們的自私和狠毒,在讀者看來也是義憤填膺,覺得二人實在是該死,不殺不足以平民憤。作爲武大郎的嫡親弟弟的武松有責任有義務爲自己的哥哥討回一個公道。武松先是拿起了法律的武器,但很快就發現根本行不通,因爲本縣的本應主持公道的官吏和西門慶都有勾結,大家不願得罪他而爲自己主持公道。被逼無奈,武松只有通過自己的武力親手宰了二人,殺得光明正大,光明磊落。叫旁觀者看來,這武松真是一個敢作敢當的血性漢子,是一個英雄!

而和尚裴如海和楊雄之妻潘巧雲的通姦,只是讓覺得其自私和敗壞了禮法,應當受到法律的懲罰和道德的譴責,但罪不致死。按說對於這樣的事兒,直接關係人楊雄和知情者石秀,既可官了也可私了。官了就是楊雄捉住二人之奸,直接告到官府,讓官府懲治二人一通,然後和潘巧雲離婚了事。私了就是二人用自己的武力把那裴和尚狠狠地教訓一頓,然後把那潘巧雲一休了之。從當時二人的社會背景和能力來看,這兩種方式二人都能輕易做到。但二人放着這樣合理合法的途徑都不走,卻走了殺人亡命的途徑,確實是太出人意料和完全沒有必要。至此,倒很少會有人覺得裴潘二人該罰,卻覺得楊石二人殘忍好殺,有以強欺弱之嫌。

由此,他們給我們的印象也就大不一樣了:對於武松,我們都覺得他是頂天立地的好漢;而對於楊石二人,我俯首聽命 覺得其殘忍狠毒,是兩個輕於殺戮的殺人亡命之徒,怎麼也和好漢沾不上邊。對於前者的作爲給我們的印象是爽快,大快人心,而後者給我們的印象也只有恐怖和避之三舍了。之所以如此,是因爲武松做人格局大,着眼點在報仇,正氣凜然,做事有理有節,敢作敢當;而楊石二人做人的格局太小,着眼點在泄憤,心理陰暗,做事有理無節,敢做不敢當。這也說明,同爲梁山好漢,做人的高下也是大不相同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