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到2017年,40年改革開放,福建GDP總量增長了485.6倍,這個速度在各省份中高居第一。福建GDP總量在全國的排名也從第23位上升至第10位,是位次上升最多的省份。同期,福建人均GDP增長了271倍,在各省份中也位居榜首。

●2018年,福建省生產總值3.58萬億元,增長了8.3%。GDP總量保持各省市前十強;增長速度僅次於西藏、貴州、雲南、江西等中西部省份,名列全國第五,在東部沿海省份中第一位。

●2018年,福建以9.2萬元的人均GDP,名列全國第六;摺合約1.4萬美元,達到了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福建的這些成就,是在國家改革開放戰略指引下,福建省委省政府聚焦經濟發展的巨大成功,也是福建人勇猛精進、奮發有爲帶來的。同時也與海外閩商,尤其是東南亞閩商對家鄉的投資、支持密不可分。伴隨福建經濟蒸蒸日上,在未來也將給海外閩商,包括東南亞閩商帶來新的機會。

因爲在福建省委、省政府的努力下,福建已經從一個窮山惡水的崇山峻嶺中突圍而出。基礎設施領先全國

2015年7月1日,合福鐵路的正式通車,這標誌着福建成爲了全國第一個“市市通高鐵”的省份。

至此,溫福鐵路、福廈鐵路、龍廈鐵路、向莆鐵路、廈深鐵路、合福高速鐵路、贛瑞龍鐵路等7條高鐵,造就了福建市市通高鐵的壯舉,高鐵里程位居全國第三位。

2015年12月26日,隨着邵武至光澤、延平至順昌、莆田至炎陵莆田段、福州繞城東南段、寧連福州段和寧德段等6個高速公路項目建成通車,福建省高速公路通車裏程突破5000公里。福建省成爲全國第4個實現“縣縣通高速公路”的省份,高速公路密度居全國第二位,達到發達國家水平。

將一個“八山一水一分田”半封閉狀態的山區省份,發展成通達無礙的經濟圈,福建總是令人驚喜。更遑論遍佈沿海的深水港,通達全球的航空網。而“數字福建”更是引領了數字中國的起源。產業集羣已具規模

在2019年1月14日,福建省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在福州召開,省長唐登傑的《政府工作報告》顯示,2018年福建新增國家級製造業單項冠軍8個、省級工業和信息化龍頭企業358家,福建千億產業集羣達16個。

而根據福建省發佈的《建設現代產業體系培育千億產業集羣推進計劃(2018—2020年)》,到2020年,福建力爭培育形成20個以上產值(營業收入)超千億元的重大產業集羣,基本形成產業佈局合理、區域特色突出、結構明顯優化的產業集羣發展格局。

計劃中,既有紡織服裝產業集羣、製鞋產業集羣、紙及紙製品產業集羣、石化一體化產業集羣、工藝美術產業集羣、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產業集羣、休閒食品產業集羣、茶產業集羣、物流產業集羣、旅遊產業集羣等傳統產業集羣,也有集成電路和光電產業集羣、計算機和網絡通信產業集羣、高端裝備產業集羣、電工電器產業集羣、動力電池和稀土石墨烯新材料產業集羣、生物與醫藥產業集羣、數字經濟(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產業集羣。

截至2018年,福建數字經濟總產值達到1.42萬億元,佔福建省GDP總量接近40%。這新產業新動能,福建已經起航。改革開放一直在路上

福建已經成爲創業熱土。

但這些還不夠,因爲在向未來探索的過程中,福建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正全力以赴,因爲改革開放一直在路上。

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誕生。作爲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省份,福建省被定義爲“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域”,福建進入新的一輪黃金髮展時期。

作爲“海絲”核心區,福建省着力打造“海絲”互聯互通的重要樞紐、經貿合作的前沿平臺、人文交流的重要紐帶、體制機制創新的先行區域,並以福建自貿試驗區、保稅區、開發區等園區爲主要載體,積極引進國際資本、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

2015年,福建自貿試驗區掛牌。

2014—2017年,福建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貨物貿易總額達2055.5億美元。

到2018年,福建自貿區共推出實施創新舉措12批310項,發佈創新實踐案例110個。福建自貿區的商事制度集成化改革,實現了從企業註冊到註銷全流程覆蓋,讓區內新增企業超過7萬戶、註冊資本達1.6萬億元,分別是掛牌前的4.6倍和7.1倍。

2018年12月,福建省委十屆七次全會召開,全會部署了8個方面、93條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新舉措。

2019年初,福建出臺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提出“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和自貿試驗區建設爲引擎,發展更高層次開放型經濟”。

福建省委書記于偉國表示,福建將用好各項先行先試政策,加快形成面向全球的貿易、投融資、生產、服務網絡,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在深化閩臺融合上有更多先行舉措,在凸顯“海絲”核心區效應上有更大作爲,在深化自貿試驗區建設上有更多創新成果。

2019年第一季度,福建GDP達到8145.25億元,同比增長8.2%。這個增長速度,依舊在東部沿海省市中,居於領跑位置,僅次於雲南、貴州等有限的幾個中西部省份。

福建機遇,迎面而來。

本文由閩商雜誌-閩商觀察原創

文:林仙平

轉載請聯繫授權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鏡像等使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