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尹默 1948年作 行書·山海經四屏 立軸

沈尹默 1948年作 行書·山海經四屏 立軸

沈尹默 1948年作 行書·山海經四屏 立軸

沈尹默 1948年作 行書·山海經四屏 立軸

沈尹默 1948年作 行書·山海經四屏 立軸

錄文:《山海經》曰:淮出餘山,在朝陽東,義鄉西。《尚書》:導淮自桐柏。

《地理志》曰:南陽平氏縣,王莽之平善也。《風俗通》曰:南陽平氏縣桐柏大復山在東南,淮水所出也。淮,均也。

《春秋說題辭》曰:淮者,均其勢也。《釋名》曰:淮,韋也,韋繞揚州北界,東至於海也。

《爾雅》曰:淮爲滸。然淮水與醴同源俱導,西流爲醴,東流爲淮。潛流地下,三十許裏,東出桐柏之大復山南,謂之陽口。

水南即復陽縣也。闞駰言復陽縣,胡陽之樂鄉也。元帝元延二年置,在桐柏大復山之陽,故曰復陽也。

《東觀漢記》曰:朱佑少孤,歸外家復陽劉氏。山南有淮源廟,廟前有碑,是南陽郭苞立。又二碑,並是漢延熹中守、令所造,文辭鄙拙,殆不可觀。

故《經》雲東北過桐柏也。淮水又東徑義陽縣,縣南對固成山。山有水,注流數丈,洪濤灌山,遂成巨井,謂之石泉水,北流注於淮

淮水又徑義陽縣故城南,義陽郡治也,世謂之白茅城,其城圓而不方。闞駰言晉太始中,割南陽東鄙之安昌、平林、平氏、義陽四縣,置義陽郡於安昌城。

又《太康記》、《晉書地道記》,並有義陽郡,以南陽屬縣爲名。漢武帝元狩四年,封北地都尉衛山爲侯國也。

有九渡水注之,水出雞翅山,溪澗瀠委,沿溯九渡矣。其猶零陽之九渡水,故亦謂之爲九渡焉。

於溪之東山有一水,發自山椒下數丈,素湍直注,頹波委壑,可數百丈,望之若霏幅練矣,下注九渡水,九渡水又北流注於淮

款識:皎峯先生屬書,即請是正。三十七年六月八日於滬上寓齋,尹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