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盐可显著升高血压以及高血压的发病风险,适度减少钠盐摄入有效降低血压。”彭鲲说,为了达到限钠增钾的目的,除了在烹饪过程中减少用盐及含钠高的调味品,如味精、酱油,还应该少食用加工食品,使用定量盐勺外,低钠富钾替代盐的使用也是重要措施。



“柴米油盐酱醋茶”是咱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一提到这个食盐,有一句话专门用来形容它,“宁可食无肉,不能食无盐。”盐是“百味之王”,其重要性毋庸置疑。每人每天所需要的盐大约在6可左右。加盐不仅能增加菜肴的滋味,还能促进胃消化液的分泌,增进食欲。但专家提醒,如果盐的使用不当,则会对人身健康造成损害。

专家:低钠盐可有效防控高血压,但慢性肾脏病患者等不宜吃

选花眼

超市里食盐种类琳琅满目


天府早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现在市场上所销售的食盐种类繁多。海食用盐、调味盐、碘盐、低钠盐、海盐、岩盐等等,简直让人眼花,更不知何从下手。

仔细查看,其中不乏现在很火的低钠盐。低钠盐是以碘盐为原料,再添加了一定量的氯化钾和硫酸镁,以期望达到改善体内钠、钾、镁的平衡状态,从而预防高血压。

“我们这儿盐的品种大概有10来种,最好卖的还是常规的精盐、碘盐这些,大概价格也就是3元到5元不等。另外一些海盐、湖盐会贵一些,一般都在10元以上,购买的也是年轻人居多。”成都市中心某超市的促销大姐这样告诉记者,因为现在大家都在说吃低钠盐对身体好,所以近来一股脑的又开始追捧低钠盐了,但其实很多时候,顾客自己都不了解自己的需求。

记者打量着摆放食盐的货架,有一款食盐包装上明确写有含“碘、锌”,其余包装上几乎看不到专门的标注,有一款价格较高的海盐,则标注着“未加碘”。一边说低钠盐好,低钠盐就是含碘的啊,另一边又标注未加碘,然后卖得好价钱。记者也犯了糊涂,那么这食盐到底含碘好不好?我们带着疑惑,专程采访了四川省人民医院肾脏内科副主任医师彭鲲,他特别提醒:对于肾脏功能不佳的患者,慎重选择食用盐非常关键,建议避免使用低钠盐,以免诱发高血钾症。

有讲究

减少钠盐摄入可降低血压


与普通钠盐相比,低钠盐含钠低,富含钾,氯化钠占比70%左右,氯化钾占比30%左右。我国之所以要推广低钠盐,是因为低钠盐有助人体钠钾平衡,降低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彭鲲介绍,最新的《中国高血压指南2018》在生活方式中指出:减少钠盐摄入,增加钾摄入是高血压最主要的膳食干预手段。盐可显著升高血压以及高血压的发病风险,适度减少钠盐摄入有效降低血压。钠盐摄入过多或钾摄入不足是我国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与国外相比,国外的盐摄入主要以加工食品为主,如罐装或袋装食品以及在熟食柜台销售的肉类,这些是外国人的饮食习惯;而在我国,75.8%的盐来自于家庭烹饪用盐,其次是高盐调味品。为了预防高血压和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钠的摄入量应减少至每天6克,而2012年我国成年居民的平均烹调盐摄入量为10.5克,限盐任务任重而道远。

“现在更多人为了追求健康的饮食习惯,开始减钠。例如使用低钠盐、低钠酱油等等。”彭鲲说,为了达到限钠增钾的目的,除了在烹饪过程中减少用盐及含钠高的调味品,如味精、酱油,还应该少食用加工食品,使用定量盐勺外,低钠富钾替代盐的使用也是重要措施。

如果你必须买罐装或袋装食品,则选择标有“无钠”或“超低钠”的食品。可以在包装上留意营养成分表,选择钠含量低于400毫克的食品。

需谨慎

低钠盐并非人人适用


低钠盐由于减少了氯化钠的占比,增加了氯化钾的占比,起到减盐不减咸的作用。以帮助人体钠钾平衡,从而在不改变口感的情况下起到减钠增钾的作用,防控高血压。

但是低钠盐并非适合所有人,凡是有潜在高钾血症风险和排钾障碍的居民都不适合使用低钠盐。“例如,伴有慢性肾脏病的患者均不推荐使用低钠盐。还有少见的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低肾素性低醛固酮症也不推荐使用低钠盐。”彭鲲说。在我国的高血压防治指南中也有指出:肾功能良好者可选择低钠富钾替代盐。但千万不可因为低钠盐有好处就大把大把的用,否则就失去了减盐(低钠)的意义了。

要适量

多吃盐也对人体有害无益


人不吃盐不行,吃盐过少也会造成体内的含钠量过低,发生食欲不振,四肢无力,晕眩等现象;严重时还会出现厌食、恶心、呕吐、心率加速,脉搏细弱、肌肉痉挛、视力模糊、反射减弱等症状。古时候,荷兰、瑞典等国对于触犯刑律的人,就规定在一个时期内不准吃盐,以作为惩罚。

但是,多吃盐也对人体有害无益。科学家们研究的结果表明:盐能使人体“水化”,就是说盐对水有某种吸附力,人体内盐分多了,要求水分也相应地增加,从而使过多的水分滞留在体内,因此引起高血压。有人调查过日本东京北部地区居民的饮食习惯,他们平均每天吃盐25克,患高血压的人占 全 体 居 民 的30-40%。因此,专家们建议,成年人每天的吃盐量,最好不要超过12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