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航(1907年5月14日-1937年11月21日),辽宁通化(今属吉林)人,国民革命军上尉、中华民国空军上校司令。后追授空军少将。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8月14日当天早饭后,时任第四航空大队大队长高志航飞南京开会,行前指示空军第21中队队长李桂丹率21、22、23各中队按命令提前行动。下午,4大队21、23中队先行达到笕桥机场,高志航大队长也从南京直接飞抵笕桥。而此刻若干架九六式陆上攻击机向笕桥方向而来,高志航立刻前往起飞线前,以喊话、手势命令正在降落的21、23中队队员赶快再次起飞,利用最后一点余油拦截日机。高志航立刻驾机起飞,击落日机一架,这是中国空军首次击落日机。(图4为高志航当时驾驶的飞机美制霍克3型战斗机)

8月15日晨,日本海军航空队第2航空战队派出多批34架飞机从加贺号航空母舰上起飞袭向杭州。高志航击落日机两架,后左臂中弹返回机场。出院后,晋升为空军驱逐机上校司令,专责南京防空任务,指挥第三、四、五3个航空大队,并兼任第四航空大队大队长,第四航空大队亦被命名为“志航大队”。10月,日机入侵南京,高志航率机迎击,击落日机一架。

1937年11月,高志航奉命赴兰州接收苏联援助的伊尔16战斗机。根据命令他应该率援助的战机飞至周家口。因天气恶劣,他留原地待命。11月21日,周家口机场突然接到报告,有11架日机向该机场飞来。他立即下令作战,然而此时日军战机已飞至机场上空,在日机的俯冲轰炸下高志航登上座机,刚进入机舱既被早有准备的日军战机投下的炮弹炸中而殉国,时年30岁。同时殉国的还有第四航空大队军械长冯干卿、到机场送饭的伙夫郭万泰等六人。阵亡时,高志航的双手还紧紧握着飞机的操纵杆。

此后的1939年9月,国民政府正式下令每年8月14日为空军节。从此高志航与刘粹刚(1937年10月在支援忻口战役时,座机燃油告罄,迫降时不幸碰撞城楼而以身殉职,时年24岁。)、李桂丹(1938年2月在武汉保卫战中与日机互撞时牺牲,时年24岁)、乐以琴(1937年12月在与日军空战中,其座机被敌击中。跳伞时,为避日军射击,张伞过迟,壮烈殉国,时年22岁。)并称为中国空军“四大金刚”。

值得一提的是,1935年,高志航曾被派至意大利考察航空1年。后在飞行表演中表现出众,墨索里尼看过后说过,“这样技术的飞行员在意大利也是数一数二的。”意大利飞机商为了推销已经落后了的飞机,便试图向高志航行贿,被高拒绝。高在向墨索里尼辞行时说:“贵国飞机已经太落后了,贵国想用行贿的方式要我们购买,我们中国人决不接受,请原谅。我们将去美国,再见!”墨索里尼非常钦佩他的行为,并将随身所带的钢笔手枪送给他作为纪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