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5岁的陈女士,被家人带来急症室时,情绪异常高涨,精神状态处于兴奋,经急症室医生一轮临床诊断,确定并非服食药物后的徵状,而且向家人问诊及查看病历后,决定安排住院,由精神科医生接手跟进,估计是又一次的「躁郁症」病发。直到有一次,她抑郁症病发需要入院,治疗后情绪回复正常,医生考虑让她出院之时,她开始情绪变得高涨,不断地説话,容易发脾气,甚至会不断骂人,完全与平时的她,性情大变,原来她患的应该就是躁郁症,而这次是首次出现躁狂病徵。

做人,有时开心,有时沮丧,有时兴奋,有时忧郁,很正常。

然而,兴奋到自觉是神,抑郁到想要自杀历时四天或以上,这就不正常。

单向的抑郁症,近几年多了人认识,也有不少过来人勇敢分享,关注度大大提升。

双相的躁郁症,一直以来不是太多人理解,患者常被误会自大狂、性格乖张,又或误诊为纯粹的抑郁症。注释:狂躁抑郁症也称躁狂抑郁症,简称躁郁症。

案例一,躁狂抑郁困扰陈女士:

45岁的陈女士,被家人带来急症室时,情绪异常高涨,精神状态处于兴奋,经急症室医生一轮临床诊断,确定并非服食药物后的徵状,而且向家人问诊及查看病历后,决定安排住院,由精神科医生接手跟进,估计是又一次的「躁郁症」病发。“我接手跟进 时,她已经住院一两天,情绪持续高涨,拍枱拍凳,説话不断吹捧自己,还一直唱歌来歌颂自己,精力旺盛,不用休息,睡很少也很精神。”当时有份跟进的精神科专科医生叶沛霖知道陈女士明显是处于躁郁症的“躁狂”复发阶段。情况持续一个多星期后,陈女士开始安静下来,不再像之前兴奋到会时刻唱歌,情绪像是恢复正常,然而两天后又有变化,她开始寡言,问十句只回一两个字,又不太进食,凭经验看,这些都是躁郁症患者的“抑郁”典型徵状。叶沛霖医生继续忆述,陈女士当时情况不单减少进食,连水都不太想喝,所以吩咐护士每天记录每餐进食量和喝水量,深怕情况愈来愈严重,或会危害到身体健康。再过一个星期,果然陈女士已经变成完全拒绝进食和饮水,需要插胃喉来帮助身体吸收营养。

“一直有处方她服用药物来控制情况| 但临床看似乎药效不太有用,商量下加入脑 电盪治疗。”叶沛霖医生解释,陈女士在全身麻醉情况下进行“电脑”程序,即是在头上放上电极,利用电流引发类似羊痫发作情况。经过每星期两次,共六次的治疗后,陈女士明显有大改善,开始正常对话、进食及饮水,再经过多四次的脑电盪治疗后,躁狂与抑郁两种情绪徵状也就消失,可以出院,历时前后两个月。

案例二,十年抑郁,原来躁郁:

逾40岁的林小姐,十多年前被诊断为抑郁症患者,每次病 发也要入院,次数多达八次十次,然而她每次的病发情况却与一般抑郁症病者有不同,会因为一个非常微小的挫折而爆发出异常的激动,微小如错过一班车。而抑郁症中的确有一类病人,同样会情绪非常低落,但同时也会伴随“激动”,而且激动强度非常高,称为「Agitated Depression」,他们甚至会做出激烈的行为,林小姐就曾经闹过要用火水自焚的自杀行为。不过,林小姐一直服用治疗抑郁症的药物,效果却是一般,病情依然控制得不理想。

“其实我们一直有怀疑不是单纯的抑郁症,但她每次病发的徵状都属于抑郁症病患有的。直到有一次,她抑郁症病发需要入院,治疗后情绪回复正常,医生考虑让她出院之时,她开始情绪变得高涨,不断地説话,容易发脾气,甚至会不断骂人,完全与平时的她,性情大变,原来她患的应该就是躁郁症,而这次是首次出现躁狂病徵。”叶沛霖医生説那次,改处方为治疗躁郁症的稳定情绪药,情绪开始平稳下来。

发病时自己未必知:

任何人的情绪都会有高低,但如果情绪高涨时,出现躁狂徵状,时间最少持续4日,或情绪低落时的抑郁,持续最少两星期,就应该怀疑是否躁郁症。

躁郁症复发时,病人是否自我察觉到,这要看他处于哪个情绪中。如果处于轻躁或躁狂时,患者觉得兴奋及充满自信,未必认为自己复发而需要求诊,所以需要家人下多些功夫才能带患者看医生,又或在街上出现异常行为而被送入急症室。但抑郁时就 比较能自行察觉到情绪困扰,求诊意愿较高。所以对于经历多次复发的患者能了解到自己病发的模式,察觉出病发徵兆时,就能及早求诊。

对于首次发病,患者未必自知,又或者出于躁狂是,亦不知发病。但已有复发经验的,就应该多了解自己复发时的模式,有疑似徵状时,就提早求医。

本文由“善思医务中心”提供,受访人-叶沛霖(精神科专科医生)擅长抑郁症、焦虑症、过度活跃症等疾病,经“香港医务通”转载发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