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厘島是印尼17000多個島嶼當中最耀眼的一個島嶼,位於爪哇島東部,面積5620平方公里,島上山脈縱橫、風情萬種、景物綺麗。島上熱帶植被茂密,是舉世聞名的旅遊島。

巴厘島人是由多種南島移民以及約公元前2500年的史前時代混血所組成。大約10世紀時,印度文明影響全東南亞,經過爪哇島傳入巴厘島,提供後來巴釐文學、藝術、社會組織和政治的雛形。

13世紀時,信奉印度教的爪哇人開始統治巴釐;公元1515年伊斯蘭教(Islam)傳入爪哇,促使了大批印度教的僧侶、貴族、軍人、工匠和藝術家逃亡巴釐,造成16世紀巴釐的黃金時代。

也就在這個時候,來自歐洲的白人開始拜訪巴釐。在荷蘭探險家們的形容中,巴釐異教徒的神祕色彩、富足的社會文化和溫暖的氣候,令荷蘭人既好奇又心動,幻想着只要將荷蘭的文明和商業帶進巴釐,就可引導巴釐人走向更美好的未來。

公元1908年,荷蘭的國旗終於插遍了全印度尼西亞和巴厘島,巴釐的貴族們在幾次爲尊嚴而自殺的普普坦儀式中,結束了貴族統治的時代。

荷蘭人統治了巴釐34年,接着在二次大戰時日本人又佔據了三年;直到公元1949年,在聯合國的干涉下,荷蘭才退出印度尼西亞,島民溫和的巴釐,自然成爲獨立後印度尼西亞的一省。

該島由於地處熱帶,且受海洋的影響,氣候溫和多雨,土壤十分肥沃,四季綠水青山,萬花爛漫,林木參天。巴釐人生性愛花,處處用花來裝飾,因此,該島有“花之島”之稱,並享有“南海樂園”、“神仙島”的美譽。

巴厘島氣候屬於熱帶海島型氣候,氣候常年炎熱,全年平均溫度約28℃,每年的10月到次年3月爲雨季,其它時間爲旱季。考慮到天氣,旱季(4-9月)是遊覽巴厘島的最佳時機。

巴厘島的經濟以農業爲主,盛產稻米、玉米、椰子和咖啡。巴厘島是世界著名的旅遊聖地,也是印尼旅遊業的領頭羊,連續幾年佔印尼旅遊收入的45%,巴釐當地居民的80%都從事旅遊業。【印尼巴厘島,1972年。攝影:尼克·德沃爾夫】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