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總之,在媽媽們對比講解,詳細闡述藥品和糖製品的區別,並且告知兒童藥物可以治療腹瀉、發燒、咳嗽等兒童認知範圍內的常見疾病後,兒童就會明確的知道藥品不同於糖製品,誤食藥物會使自己中毒,嚴重的還會失去生命,再也見不到爸媽。媽媽們要告訴兒童藥品的用途,讓兒童認識到誤食藥品的危害,並仔細的講解藥品與糖製品的區別。

文/簡一

最近,哈爾濱市的一個普通家庭,發生了一件令人唏噓的事兒。

11月20日,三歲男童小強和媽媽在家裏玩耍。臨近中午,小強媽媽囑咐其在家裏好好待著,隨後就一個人下樓去買菜,準備回來給小強煲湯喝。

沒想到的是,小強這個活潑好動的小傢伙,在媽媽剛剛出門一分鐘左右,就溜進了臥室玩耍。之後,便順手翻開底櫃的抽屜,拿起一個藥瓶子,取了兩粒“糖豆豆”,模仿媽媽平日裏喫避孕藥的樣子,吞喫下去。

剛出門三分鐘,孩子竟倒地昏迷,粗心的媽媽們別再犯同樣的錯!

結果,當小強媽媽拎着菜回家時,就看到了渾身抽搐、口吐白沫,已經陷入昏迷狀態的小強。雖然,經過腸胃灌洗、抗感染治療等多種搶救措施。但遺憾的是,小強依舊沒能脫離生命危險。

剛出門三分鐘,孩子竟倒地昏迷,粗心的媽媽們別再犯同樣的錯!

小強媽媽每日以淚洗面,數次因爲後悔出門、心疼兒子,哭到昏厥。不僅茶飯不思,還在短短的三日內,暴瘦了十五斤,看起來面容交瘁,十分讓人心疼。最讓小強媽媽感到內疚的是,不應該把鎮靜退燒類藥品,放在小強可以接觸到的底櫃中。

可惜,世間並沒有後悔藥······

其實,兒童誤食藥物的事件,每年都會發生很多起。中毒較輕的兒童,若是處理的及時得當,可以有幸被搶救成功。而送醫不及時,處置不當的兒童,很可能會危及生命,甚至造成神經功能不可逆性損傷,給兒童的後半生帶來毀滅性的災難,如癱瘓等。

那麼,家長應該怎麼做,才能避免兒童誤食藥物呢?

注意藥物的擺放位置

藥物的存儲,應放在高於兒童身高、保密較好、不容易被兒童伸手觸碰到的位置。比如,衣櫃的上方隔斷、密碼箱等處。如此,就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兒童接觸到家庭藥品,降低兒童誤食藥物的概率。

不在兒童面前,每日服藥

剛出門三分鐘,孩子竟倒地昏迷,粗心的媽媽們別再犯同樣的錯!

剛出門三分鐘,孩子竟倒地昏迷,粗心的媽媽們別再犯同樣的錯!兒童的好奇心理較強,部分兒童很喜歡模仿家長的行爲。在此案例中,哈市的小強媽媽,就有着每日當着小強的面,口服避孕藥的習慣。這會使小強認爲,口服藥物並不是十分嚴重的事情。甚至,還會使小強誤會,感覺喫藥可以像喫飯一樣隨意!

所以,媽媽們在服藥時,應儘量避開兒童視線範圍,儘量不在兒童面前服藥。

告知兒童藥品的用途,以及誤食的危害

剛出門三分鐘,孩子竟倒地昏迷,粗心的媽媽們別再犯同樣的錯!

媽媽們要告訴兒童藥品的用途,讓兒童認識到誤食藥品的危害,並仔細的講解藥品與糖製品的區別。

剛出門三分鐘,孩子竟倒地昏迷,粗心的媽媽們別再犯同樣的錯!

比如,媽媽們可以這樣做:拿出糖製品與藥片、藥丸,告訴兒童糖製品可以色彩斑斕,包裝可以炫彩多色,而藥品幾乎都是白色的,藥丸則是黃色、綠色、紅色爲主的;在體積上,藥片和藥丸也遠比糖製品要小。

總之,在媽媽們對比講解,詳細闡述藥品和糖製品的區別,並且告知兒童藥物可以治療腹瀉、發燒、咳嗽等兒童認知範圍內的常見疾病後,兒童就會明確的知道藥品不同於糖製品,誤食藥物會使自己中毒,嚴重的還會失去生命,再也見不到爸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