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 張晶晶 韓忠林 實習生 王蒙/文 記者 王訪賢/圖

健身房最近擾亂了消費者的心。

5月以來,本地包括中體倍力在內,4家健身房被曝涉嫌關門跑路。而國內最早連鎖健身品牌浩沙健身的一夜崩盤,彷彿更具有象徵意義。“浩沙這麼大品牌都倒閉,是不是健身房不能去了?”

本地調查顯示,頻繁出現的跑路現象,讓消費者對在健身房辦卡的熱情大打折扣。辦過卡的人當中,超七成表示後悔;而未辦卡的人羣中,68%的人對辦健身卡感到擔憂。

根據GymSquare聯合三體雲動發佈的2018年中國健身行業數據報告顯示,中國運動人口占總人口比例的18.3%,其中26到55週歲的人羣僅佔4.94%,而美國這一比例爲75%,這也就意味着,國內還有大量的運動人口未被開發,健身行業依然有着巨大的發展空間,健身房是個值得不斷挖掘的增量市場。然而在這種欣欣向榮的背景之下,健身房怎麼反而愈顯露疲態呢?

健身房關閉跑路究竟是行業的洗牌,還是整個行業的不景氣?

5月以來 鄭州4家健身房被曝涉嫌跑路

近兩年來,涉嫌跑路的健身房不斷增多,河南商報記者梳理發現,去年,鄭州被曝光涉嫌跑路的健身館有14家。而今年5月以來,這個數字也達到了4家,分別是倍力健身、極限力健身游泳館、浩沙健身、斯跑特健身。

健身房“跑路”頻發,七成調查對象對再辦健身卡感到擔憂

跑路挑戰了健身會員的極限。河南商報記者通過問卷調查得知,針對自己所在健身房需要改進的地方這一問題,33%的人選擇了收費太貴,領先於排名第二的器材問題13個百分點。這從側面反映出,收費是會員們最爲敏感的內容。因此,一旦健身房跑路,就會有大量會員爲退費集體維權。

健身房“跑路”頻發,七成調查對象對再辦健身卡感到擔憂

胡洋是倍力健身曼哈頓店的會員,僅她所知,在健身房出現異常後,會員們組織的維權羣已超過3個,每個維權羣的人數都在500人左右。

頻繁跑路讓消費者對健身房熱情降低,七成人對辦卡有擔憂

河南商報記者通過問卷形式調查得知,42%的鄭州人平常的運動健身形式首選健身房,領先於排名第二的戶外跑步或跳繩等16個百分點。足可見,鄭州消費者是比較傾向健身房的。

然而頻繁出現的健身房跑路現象,讓消費者對購買健身房預付卡的熱情大大降低,調查中,有96%的網友對被健身房跑路”嚇到”,也有71%的網友表示後悔辦了健身卡,而未辦卡想辦卡的人羣中,68%的人對辦卡感到擔憂。

“花1000多元辦的年卡,剛用了倆月健身房就跑了,這錢我感覺是要不回來了,就權當買了個教訓。”倍力健身奧蘭花園店會員朱女士說,維權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自己投入的錢也不是特別多,就懶得再麻煩了。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和朱女士抱着同樣的想法。因爲很多會員在健身房投入的不只是年卡,還花費了大量金錢在私教課等方面,動不動就會高達上萬元。可是在健身房跑路後,他們想要回自己的錢,卻總是難上加難。鄭州5月份以來被曝光跑路的4家健身房的會員,有不少正在爲索回費用四處奔波,有的選擇向工商部門投訴,有的選擇向媒體投訴,也有的選擇走法律途徑……然而,效果卻不是特別明顯。

實際上,針對鄭州去年被曝光跑路的一些健身房,河南商報記者進行了回訪,發現很多會員的所要費用仍遙遙無期。咕咚衆康健身房去年11月被曝光涉嫌跑路。會員劉先生花了3000元左右在這裏辦了預付卡。他稱,發現健身房老闆“失聯”後,會員們向工商部門進行了投訴,還有百十名會員向法院提起了訴訟,庭審將在7月份舉行。

而陳女士所辦卡的舒悅健身,於去年6月被曝光涉嫌跑路。“法院判決都下來了,可是也沒啥用,我們現在還是沒有拿到錢。”陳女士說,雖然大家爲索要費用想了很多辦法,但目前來看,努力的結果並不能令人滿意。調查結果顯示,遭遇健身房跑路的會員中,有87%的人稱健身房沒有退錢,只有13%的人得到了妥善安排。

梳理:24家關門的健身房,18家被曝光了跑路原因

2018年中國健身行業數據報告顯示,中國運動人口占總人口比例的18.3%,其中26到55週歲的人羣僅佔4.94%,而美國這一比例爲75%,這也就意味着,國內還有大量的運動人口未被開發,健身行業依然有着巨大的發展空間,健身房是個值得不斷挖掘的增量市場。但在這種欣欣向榮的背景之下,身邊的這些健身房怎麼反而不斷關門呢?

河南商報記者對鄭州近些年被曝跑路的24家健身房進行了梳理,共有18家被曝光了跑路原因。其中,7家因經營不善跑路,5家因房租問題跑路,2家因資金鍊斷裂跑路,3家因股權變動跑路,1家因與業主糾紛跑路。總體而言,資金問題是最主要原因。

24家健身房中,有16家的具體經營時間可以確認。其中,有6家還沒有營業就跑路。剩下10家中,一半經營時間在1年以上,一半不足1年。河南商報計算得知,10家健身房的平均“壽命”大約爲18個月。如果將經營了8年的倍力健身去掉,剩下9家平均“壽命”僅9個多月。河南商報記者還特意對健身房跑路前的狀況進行了梳理。發現有14家在跑路前出現過促銷售卡現象,12家以裝修、整改等名義停業。

(編輯 吉倩倩 呂瑞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