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17日電 (中新財經記者 謝藝觀)“傳盤!這裏這裏”,“防守!”“好盤!”“得分!”

這是發生在近期某知名綜藝節目裏的一幕,節目中玩的是極限飛盤,一項近期在年輕人中流行的運動。

在以往很多人的認知裏,飛盤往往是狗狗的玩具。“飛盤這項運動讓我明白,玩狗,不如當狗。”2021年10月的《脫口秀大會》上,演員小北曾如此講道。

但在如今的球場上,正有越來越多的人奔跑,跳躍,享受着飛盤運動的魅力。它,是怎麼火起來的?

飛盤運動從小衆走向大衆

雖最近纔在國內流行,但飛盤的歷史可追溯到1948年,當時美國人沃爾特·莫里森用塑膠原料製造出第一枚現代飛盤。

資料顯示,1957年,開發呼啦圈的公司Wham-O獲得飛盤的市場專賣權,並於1959年註冊了商標“Frisbee”。此後美國的飛盤運動及產業逐漸成形,有着“飛盤運動之父”之稱的黑德里克開發出運動級飛盤,成立國際飛盤協會。1974年,第一屆世界飛盤錦標賽在美國加州的玫瑰碗球場舉行。

飛盤傳入中國則要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作爲一項競技運動和休閒玩具,隨着改革開放,進入中國民衆視野。

但長期以來,飛盤都處於一種鮮爲人知的狀態,“2004年前後,當時在國內玩飛盤的中國人應該不超過100位,更多地還是外國人在玩。”杭州飛盤文化有限公司總經理徐穎峯告訴中新財經記者。

如徐穎峯所說,在多年持續推廣基礎上,新冠肺炎疫情管控帶來的線下泛娛樂消費選擇變少以及社交媒體的推波助瀾,讓飛盤運動開始流行。

據全國飛盤運動推廣委員會數據,2021年全國參與飛盤運動的玩家約有50萬。小紅書發佈的《2022十大生活趨勢》顯示,過去一年,飛盤相關內容的發佈量同比增長了6倍。

在徐穎峯看來,飛盤運動本身所具有的優勢和特點,如,較易上手,趣味性較強,社交屬性較好,跟拍照片適合傳播分享,飛盤運動傳遞的公平競技文化,也讓飛盤運動在年輕人中迅速得到傳播。

“飛盤運動不分性別、年齡段,男女可以同時上場一起玩,又容易上手。”北京一家飛盤俱樂部的教練楊教瘦也表示,“記得有篇文章說,上一個具備這個條件的運動還是王者榮耀。”

得益於飛盤運動門檻低、對女生友好,價格上也易承受的特點,飛盤愛好者珍珍(化名)自今年3月份接觸到這項運動以來,每週會去玩四次以上。

“接觸飛盤快4個月的時間了,從第一次到每週的堅持,飛盤已成爲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下班就飛奔到飛盤場地上,有時甚至風雨無阻。”在這個過程中,珍珍對飛盤的感受也發生了變化,“從剛開始的快樂飛盤到現在的極限飛盤過渡,想要的不僅僅是快樂,還有技術上的進步,想要變得越來越強。”

珍珍認爲,“這就是飛盤的魅力,讓人不斷前進,只要認真且專注對待,就會有收穫。”

俱樂部報名人暴增 有時甚至搶不到票

珍珍分享的視頻中,時常能看到她在賽場上奮力奔跑的身影。但楊教瘦透露,每週去俱樂部的老玩家並不多,“現在基本都是新玩家來玩,應該就是過來體驗一下。”

在楊教瘦看來,飛盤運動整個玩下來很累,所以只有身體素質好,真正熱愛的人才會重複過來。

目前很多飛盤俱樂部都是飛盤運動興起後新開的,楊教瘦所在的俱樂部也不例外。

據其介紹,“俱樂部去年3月份開始辦起來,剛開始是做健身房,但因爲疫情,很多健身房都關門了,教練們待著沒事幹,就研究了下飛盤,今年3月份開始做飛盤生意。”

組織飛盤運動的這幾個月,楊教瘦明顯感受到飛盤運動逐漸在人羣中爆火。

“我們每週會舉辦四到五場比賽,剛開始辦的時候人並不多,最近隨着飛盤運動的流行,報名人數出現暴增,有時候甚至搶不到票。”楊教瘦說。

隨着飛盤運動的“出圈”,楊教瘦的俱樂部也處於盈利狀態。“目前成本支出主要體現在場地費和攝影費方面,收入則主要來自於門票。”

在楊教瘦的俱樂部,目前飛盤新手局團購價爲119元,飛盤進階局團購價爲129元。

飛盤出圈,頭部企業率先嚐到“甜頭”

飛盤運動火爆下,翼鯤飛盤這種“率先喫螃蟹”的頭部企業也嚐到了“甜頭”。

2008年臨近畢業的時候,出於對飛盤運動的熱愛,徐穎峯一羣人創辦了翼鯤飛盤。徐穎峯表示,在國內出現疫情以前,每年公司飛盤營收保持20%左右的穩定增長,隨着飛盤從去年開始逐步破圈,需求越來越旺,公司飛盤銷售也“水漲船高”。

“現在營收上基本保持100%以上的增長,去年之前可能更多還是海外購買,今年國內增長比較明顯。”徐穎峯透露。

在翼鯤飛盤旗艦店,記者注意到,店裏熱銷第一的極限飛盤月銷量超四千,店裏的飛盤價格集中在幾十元至幾百元之間。

“飛盤有牢固的運動根基後,未來整體發展上不會只是曇花一現。但在增長上,可能也不會像現在這麼爆發式的增長,未來每年或會保持着20%到40%的增長率。”徐穎峯說。

在徐穎峯看來,這幾年高速增長後,最終整個產業能做到多大規模,還需要有更多專業人才、機構包括品牌方加入進來,以及政策引導支持,去建設完善這個產業環境。

不僅是玩具,極限飛盤列入義務教育階段課程

2022年4月,教育部印發《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極限飛盤作爲新興體育項目被正式列入義務教育階段課程。

國家體育總局社會體育指導中心7日印發關於舉辦中國飛盤聯賽有關事宜的通知,擬於2022年下半年開賽。

國家層面對飛盤運動愈加重視,對飛盤運動的發展也會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

徐穎峯說,未來有幾個工作是需要做的,“一方面是飛盤運動整體的規範有序,包括競賽、培訓、裝備、商業價值的認可和挖掘。另一方面是專業人才的培養,需要去做更多的推進,能夠爲未來飛盤運動的發展做一個很好的支撐。這不僅僅是一家公司的事情,需要有更多方面加入進來。”

楊教瘦也表示,接下來俱樂部可能會做一些青少年的訓練,往培訓的方向去發展。

“最近社羣飛盤比較流行,更多的是把參與門檻降低了,爲更多小白用戶去服務,他們體驗過飛盤後,再從初級階段往進階階段提升。”徐穎峯說,從我們實際運營情況看,至少有30%左右的參與者向更高競技的水平去轉化。 

“未來需要整個體系去串聯,把這麼多新的體驗用戶做更好的一個轉化。就算沒有轉化,從另外層面也是比較好的信號,就是有更多人懂得飛盤是一項運動,而不僅僅是給狗狗玩的玩具。之後做更多賽事傳播的時候,也有更多觀衆能更好理解。”徐穎峯補充道。(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