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9月12日,兩艘3000噸級海洋漁業綜合科學調查船“藍海101”船和“藍海201”船如期下水,這標誌着我國兩艘“農業航母”主體工程的勝利完工,進入碼頭舾裝階段, 不久將以優良的船舶性能和強大的科考功能服務海洋漁業科學研究工作。

“藍海101”船和“藍海201”船是農業農村部迄今投資最多、噸位最大、設施最先進的海洋漁業綜合科學調查船,分別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東海水產研究所負責建設和運維管理,主要承擔海洋漁業資源與漁業環境的常規、專項和應急調查監測以及海洋漁業綜合調查和研究工作,爲我國完善海洋漁業管理制度、科學利用海洋漁業資源、促進漁業可持續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築夢 改變漁業科研單位無船可用的狀況

回顧歷史,我國漁業資源調查船發展走過了一段艱辛的歷程。上世紀80年代,我國曾擁有各類漁業資源調查船58艘,其中海洋漁業調查船50艘、淡水漁業調查船8艘,初步建立了佈局科學、結構合理的漁業資源調查船體系,基本覆蓋了主要漁業水域,代表有“南鋒703/704” “東方”號“北斗”號等一批千噸級海洋漁業資源調查船。但上世紀90年代至本世紀初,由於我國漁業資源調查工作經費嚴重不足等原因,涉漁科研院所及大專院校的調查船紛紛退役或被轉賣,大型漁業資源綜合調查船僅剩“北斗”號1艘。

新世紀以來,我國漁業進入了科學管理新階段,大量漁業資源環境保護及可持續發展的相關研究工作對漁業資源調查船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海區和流域研究所長期以來卻面臨無船可用的窘境,科研人員要想獲得數據、開展漁業資源科學調查,就只能攜帶便攜式科研儀器隨公司或個人的生產船出航,科研要求的航線站位、數據精度、採樣儲運等都受到極大制約。

2000年伊始,國內一批漁業資源領域的專家、學者就積極呼籲:要想獲得漁業的長遠發展,科研單位必須要有自己的科考船。寫申請、打報告、做可研,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帶領三個海區研究所堅持不懈地爲建造滿足實際需要的專業調查船舶提出申請,經過詳細調研,反覆論證,逐步得到上級有關部門的認可。2003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同原農業部立項建造南海水產研究所“南鋒”號海洋漁業資源調查船(2008年開始建造,2010年建成投入使用)。2013年,全國漁業資源調查船體系建設頂層設計完成,標誌着我國漁業資源調查船體系復建工作正式啓動,同年,4艘300噸級漁業資源調查船立項。2014年,“藍海101”“藍海201”兩船獲批立項。

項目啓動後,有關各方積極行動起來,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原農業部組織項目建議書、節能、可研和初設等各類評審10餘次。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更是珍惜來之不易的歷史機遇,帶領兩家船東單位全力以赴,組織技術、設備方案論證近50次,考察船廠、設備廠商40餘家,認真編報圖紙材料,船舶檢驗部門嚴格審查把關,爲調查船建造做好充分準備。

“我們一定不辜負黨和人民囑託,力爭建造出國內一流、國際先進的漁業綜合科學調查船,讓漁業科研工作者真正把論文寫在大海上。”這是當時大家共同的心聲。

實幹 用工匠精神打造大國漁業的海上科考平臺

“藍海101”船和“藍海201”船在滬東中華造船廠的船塢中經歷了將近1年的工程施工。兩家船東單位相互支持、相互配合,都選派了勇於擔當、經驗豐富、不怕喫苦、甘於奉獻的同志全程參與船舶監造。

“藍海201”船長湯曉林是東海水產研究所方面的駐廠監造代表,此前,他已有20多年不在所工作。“1995年‘東方’號被賣掉時,我們被迫停薪留職,加入商運。”十年時間,湯曉林從船員做到大副,再到商船船長。接到回所擔任船長的通知時,兩個懸殊的薪酬差距,曾令他陷入了糾結。但想到東海水產研究所歷經十多年盼來的這一艘科研船要交到自己手上,四十多歲的湯曉林感受到組織的期盼,立刻答應了。

黃海水產研究所 “藍海101”的駐廠監造代表是所資產條件處副處長張志強。他在“北斗”號上工作了24年,一直從水手幹到船長。“我所駐廠監造人員每天都要到建造現場,塢內船臺進行巡檢,對機械設備,管系的安裝進行監督,定期參加例會,並及時與東海所駐廠監造人員、船廠設計部門、監理單位、中船重工702所進行討論溝通與協調,對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提出整改意見。工作雖然單調,但卻是保證船舶建造質量的關鍵。”這是他最深的體會。

黃海水產研究所禹昊是負責現場具體監造工作的。“船舶剛建造時,我們黃海所駐廠監造人員一個月輪流回家一次,週六週日加班是常事。但隨着下水臨近,任務加重,兩個多月都沒顧上回家。”既要克服異地監造的困難,堅持值守,還要與天氣作鬥爭。“七八月份是上海最熱的,船艙裏的溫度高達四十多度,甲板上鋼板表面溫度高達七八十度,船艙內施工產生巨大的噪音,廢氣,電氣焊產生的火花,刺眼的光線使人感到悶熱,缺氧,汗水順着臉往下不停地流,溼透了工作服,像個大蒸籠。必須要及時補充水分,保存體力,否則不留神就會暈倒在裏面。”

在東海水產研究所駐廠的船員中還有一位特殊的機電員陸兆龍,“東方號”的老船長,職業生涯即將在調查船完工時結束。他是唯一一位參與監造未來卻不上船的“編外”船員。工作中常常見他在不遺餘力地向新船員解釋原理、傳授經驗,爲了一個細節有時加班到凌晨。“把好質量,甘做人梯,不辜負國家和人民期望。”這是他內心真實的寫照。

從船體施工到監造驗收,每一個步驟都是兩所現場監造人員高度責任心的全情投入。這份最樸實的工匠精神,正是未來我國漁業科研大步邁進的動力所在。

圓夢 着力推進我國漁業資源調查船體系建設

2016年12月,原農業部發布《全國農業執法監管能力建設規劃(2016—2020年)》,將“漁業資源調查船需求滿足率有效提高”作爲其中的一個建設目標,提出統籌建造漁業資源調查船,提升漁業資源調查能力,實現對我國及世界重要海域水生生物資源、漁業環境、水域生態環境的調查研究全覆蓋。

2017年以來,專業漁業資源調查船體系建設步入“快車道”,一批現代化的海洋和內陸漁業資源調查船相繼交付,承擔起我國近海、內陸漁業科學綜合調查任務。如今,“藍海101”船和“藍海201”船成功在上海下水,與“北斗”號及2010年建成交付的南海區漁業資源與環境科學調查船“南鋒”號共同成爲全國漁業資源調查船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標誌着三大海區均有了1000噸級以上專業的海洋漁業調查船,我國對深海大洋的科研探索能力將得到進一步提升。

“漁業資源調查船逐步升溫”實屬必然。我國漁業發展受到更多資源環境方面的約束:近海漁業資源持續衰退,生態環境遭到破壞,亟需摸清家底和現狀,爲科學生產和管理提供依據;傳統漁業水域不斷減少,過度捕撈長期存在,漁業發展空間受限,亟需調查開發新的漁場;水產品大宗品種供給基本飽和,優質產品供給不足,供給和需求不對稱矛盾加劇,亟需調查開發新的資源。未來,越來越完備的漁業資源調查船體系正在成型,將成爲我國漁業發展最強有力的科技支撐。(央視網記者 劉登亮)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