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艦載預警機一支是弱項,而未來,我軍勢必會建造彈射起飛的艦載預警機平臺,而中國未來的艦載預警機會使用現有飛機平臺研製嗎?值得國人高興的是,將會是一款全新研發的新機體,該平臺是由Y-7基礎上改進而來的。對中國來說,更重要的是需要一個相對比較寬闊的30噸飛機平臺。至於飛機機體,首先不能太大,因爲應該要將它放在航母甲板上,空間很有限。看一下E2機身,最高點(圓盤的位置)在圓盤背面之後只有5.6米左右,尾鰭最高點也只有不到5.1米。根據比例,機身最高點距離地面約3.2米。

而再看我們的Y-7,機高超過8.5米,顯然不適合在航艦內。但Y7對比E2一個巨大優勢就是機艙比較寬闊,機艙高*寬爲1.86米*2.76米(新舟60變成1.89米*2.66米),按照圓形截面機身推算,在按照比例根據翼展來推算,機身直徑大約3.4米--遠超過E-2的2.3米-2.5米的機身直徑,似乎比當年TU-104的近3米機身直徑(TU16是2.5米、TU104比TU16略微放大機身)都要大一點。而且未來如果選擇Y7這個成熟的平臺進行預警機改造,可能還需要進行進一步瘦身和增推的工作。但是一旦設計成型,航母的預警機,艦載運輸機,長航時反潛機都不會是問題。

​此外,可以看出,籌備工作正在加緊進行。根據實驗模型圖片,國產艦載新型軍機正在測試中。從JZY的機身來看,似乎是艦載預警飛機的縮寫,這表明中國已經開始開發固定翼艦載預警飛機。從圖中可以看出,它似乎已經換裝了國產渦槳-6C發動機,與之前的渦槳-5相比,功率有所增加,因此起飛能力有所提高。因此,這個結果必然是非常令人興奮的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